这首明代朱诚泳的《杂诗十首(其四)》描绘了长江和蜀道的艰险,暗示了世道的艰难。诗人以“长江险可逾,蜀道难可陟”起笔,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的险峻,进而引申到人生道路的坎坷,“谁言周道平,而多荆与棘”,表达了对看似平坦实则充满困难的社会现实的忧虑。
接下来,“箜篌乃戈矛,卮酒为敌国”运用比喻,将日常的欢乐(箜篌和饮酒)比作战争中的武器和敌人,揭示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举目睚眦间,骨肉甚仇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疏离,即使是亲人之间也充满了隔阂。
“九夷不可居,俯仰隘八极”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现实中局限感的无奈,“九夷”象征偏远之地,而“八极”则代表天地四方,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由和广阔的渴望。
最后,“将欲凌风翔,恨无双羽翼”以飞翔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困境、追求理想但又苦于缺乏助力的无奈心情。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