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正术还姑苏

西馆桥边竹隐居,昔年曾受异人书。

不知官爵能来子,可是尘埃早识予。

忽地相逢还宛若,再烦推看定何如。

韩苏总被虚名误,试问三星是也无。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钱正术在西馆桥边重逢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西馆桥边竹隐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竹林掩映中的居所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遐想。接下来,“昔年曾受异人书”一句,暗示了钱正术过去曾接受过非凡之人的教诲或启示,为他的人生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知官爵能来子,可是尘埃早识予”表达了对钱正术是否因追求功名利禄而改变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早年相识时纯真友谊的怀念。这两句诗中蕴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真正友谊不受外界影响的坚信。

“忽地相逢还宛若,再烦推看定何如”则描绘了两人重逢时的惊喜与亲切感,仿佛时间并未在他们之间留下痕迹,依旧保持着那份纯真的情感。最后两句“韩苏总被虚名误,试问三星是也无”,借用了韩愈和苏轼的例子,表达了对那些因虚名而迷失自我的文人学者的惋惜,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疑问,即真正的价值与名声是否相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情、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事的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僧

当时六祖有传衣,万法元来是一机。

若问一归何处去,本来无一亦无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其一)望海亭

方岩缺处著幽亭,岌嶪多应负巨灵。

弱水蓬莱真可到,天台雁宕亦分停。

鲎为帆起当窗见,潮作风来吹酒醒。

我欲更从高处望,齐州九点雾中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其二)仰高亭

亭上悠然坐见山,东西回合隐如环。

悬崖有路神先往,丛桂无言手自攀。

理到静中应自得,事于身外不相关。

金堂玉室分明在,何事高人去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其三)采藻亭

池边小立驻幽芳,异品真疑是乐浪。

沙鸟自鸣还自歇,野人相见旋相忘。

撷来浅濑和云煮,归去倾筐带月湘。

欲献吾皇还自愧,蓼花蘋叶委秋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