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夜赋

流汗沾衣不自支,庭中散发立多时。

乌乌画角凌风起,淡淡银河拂地垂。

浮玉闲游元自乐,浣花小筑亦何疑。

东归万里君知否,要了沧洲一段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汗水湿透衣衫难以支撑,我在庭院中披散着头发站立许久。
乌黑的号角在风中响起,淡淡的银河仿佛低垂触地。
我像浮玉般悠闲游荡,本来就感到快乐,浣花小筑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你可知道我要回归万里之外,只为探寻那沧海的一段奇妙旅程?

注释

流汗:出汗。
沾衣:湿透衣服。
不自支:难以支撑。
散发:披头散发。
乌乌:形容号角声。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
凌风起:在风中响起。
淡淡:隐约的,轻轻的。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
拂地垂:低垂触地。
浮玉:比喻人的轻松自在。
闲游:悠闲游玩。
元自乐:本来就是快乐的。
浣花小筑:可能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浣花溪边的小屋。
东归:向东回归。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君知否:你是否知道。
沧洲:古代指水边或近水的地方,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处。
一段奇:一段奇妙的经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深夜在庭院中的情景。首句“流汗沾衣不自支”形象地写出诗人疲惫不堪,汗湿衣裳的状态,似乎难以支撑。接着,“庭中散发立多时”描绘出他披头散发,长久站立的画面,透露出内心的思绪万千。

“乌乌画角凌风起”以角声入诗,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和凄清,角声穿透风声,显得格外醒目。“淡淡银河拂地垂”则将视线转向天空,银河如带,静静地洒落庭院,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浮玉闲游元自乐”中的“浮玉”可能是指月光,诗人仿佛在月色下悠闲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浣花小筑亦何疑”暗指诗人居住的环境,浣花溪畔的小屋,虽简朴,却让他感到满足和无惧。

最后两句“东归万里君知否,要了沧洲一段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暗示他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奇遇和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庭中夜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心境,既有对现实的疲惫,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待青城道人不至

我亦从来薄世缘,偶然采药到西川。

慵追万里骑鲸客,且伴千年化鹤仙。

金鼎养丹暾海日,玉壶取酒醉江天。

朝来坐待方平久,读尽黄庭内外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思子虡

里堠迢迢阻问津,年光冉冉苦催人。

未能免俗予嗟老,岂不怀归汝念亲。

家酿湖莼谁共醉,江云淮月又经春。

新诗题罢无从寄,独倚危阑一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思归

白发满青镜,怅然山水身。

那因五斗米,常作半涂人。

涉世风波恶,思归怀抱真。

会当求鈯斧,送老镜湖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思归

短发今年雪满巾,一杯且醉瓮中春。

定无术致长生药,那得愁供有限身。

碎枕不求名利梦,挽河尽洗簿书尘。

江湖意决君知否,致主唐虞自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