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五)

人言物不齐,相较三十里。

以梅等群芳,何啻隔弱水。

杜陵状百物,无语可著此。

巡檐索之笑,但不禁冷蕊。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人们常说万物各不相同,即使是相距仅三十里的地方。
拿梅花与群花相比,就像隔着宽广的弱水难以触及。
杜陵诗中描绘万物,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意境。
他在屋檐下漫步寻找,只为那无声的微笑,却只能忍受寒冷的花蕊。

注释

人言:人们的普遍看法。
物不齐:事物各有差异。
三十里:三十里的距离。
以梅等群芳:将梅花与其他花比较。
何啻:岂止,犹如。
弱水:比喻难以接近的事物。
杜陵:指杜甫,唐代诗人。
状:描绘。
无语可著: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描述。
巡檐:在屋檐下漫步。
索之笑:寻找微笑。
不禁:忍不住。
冷蕊:寒冷的花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五)》。诗人通过对梅花与群芳的比较,表达了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赏。"人言物不齐,相较三十里",意指世间万物各有特色,而梅花与它们之间的差距就像三十里路那么大。接着,诗人比喻梅花如同梅仙,高洁出尘,"以梅等群芳,何啻隔弱水",暗示梅花的清高超凡,仿佛与世俗的花卉相隔遥远,如同弱水难渡。

诗人进一步提到杜陵(汉宣帝陵,此处借指古代文人)擅长描绘各种事物,但对于梅花的赞美却难以言表,"杜陵状百物,无语可著此"。这表明梅花之美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最后,诗人走到屋檐下,欣赏梅花,不禁微笑,但又感受到梅花的冷傲气质,"巡檐索之笑,但不禁冷蕊",这里的“冷蕊”既指梅花的花蕊,也暗指其孤高独立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赞扬了梅花的高洁和难以言喻的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梅花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三)

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

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

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

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二)

花芳以养性,花阴以休影。

更欲从旁谋,种秫可半顷。

冲寒时一觞,我醉花独醒。

醉醒两相忘,久矣系归艇。

形式: 古风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一)

种梅欲百亩,谁老意未渝。

有山在堂背,有溪在庭除。

我危坐中央,花以寘坐隅。

人固不可亲,花亦不可疏。

形式: 古风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四)

我岂爱花者,而独爱此花。

爱之匪无人,诗且数百家。

前有水边横,后有竹外斜。

但作如是观,桃李亦可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