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国欲为雪,野冰将合河。
人同一阳至,泪向八行多。
朋意今犹在,年华怅似过。
看看四十九,应笑此蹉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冬至日得师厚宋次道中道书》。诗中描绘了冬季水乡的景象,即将下雪,野外的河水也快要结冰。冬至这一天,人们感受到阳气的到来,但诗人内心却充满感伤,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滑落。他感慨朋友的情谊虽在,然而岁月匆匆,自己已接近五十岁,感叹时光荏苒,蹉跎了岁月。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又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辞家綵胜人为日,归路梨花雨合晴。
庭下鞦韆应未拆,笼中鹦鹉即闻声。
千门走马将看榜,广市吹箫尚卖饧。
已是琼林芳卉晚,不须游处避门生。
秋雨密无迹,濛濛在一川。
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
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
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
生铜夜夜鸣,剉铁未尝缺。
主人久提携,何事赠离别。
借问岂酬恩,请看镡上血。
休惭补履功,出处异施设。
南阳古原上,荒冢若鱼鳞。
剑佩不为土,衣冠应化尘。
枯骸托魑魅,细草没麒麟。
何必问名氏,汉家多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