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湖上友人居

岂得恋樵渔,全家湖畔居。

远无潮客信,闲寄岳僧书。

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

逍遥向云水,莫与宦情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怎能贪恋打柴捕鱼的生活,让全家都安居在湖畔。
远方没有潮汐般起伏的世俗消息,闲暇时只寄情于与山中僧侣的书信往来。
野外梅花盛开之后,山间雨过天晴,景色格外明亮清新。
悠然自得地面对云水之间,切不可让为官的志趣变得淡薄疏离。

注释

岂得:怎能。
恋:贪恋。
樵渔:打柴捕鱼的生活。
全家:全家人。
湖畔:湖边。
居:居住,安居。
远无:远方没有。
潮客:比喻世俗之人,如潮汐般来来往往。
信:消息。
闲寄:闲暇时寄托,指通信往来。
岳僧:山中僧侣。
书:书信。
野白梅:野外的白色梅花。
繁后:盛开之后。
山明:山间明亮。
雨散初:雨过天晴之初,指雨刚停,阳光重新洒满山间。
逍遥:悠然自得,无拘无束。
向:面对,趋向。
云水:云雾缭绕的山水景色,常喻指隐逸生活或高洁情怀。
莫与:切不可使。
宦情:为官的志趣、情感。
疏:疏离,淡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岂得恋樵渔,全家湖畔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樵渔"指的是打鱼烧柴的隐者生活,诗人希望能够与家人一同在湖边安居。

接着"远无潮客信,闲寄岳僧书"则显示出一种远离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状。"潮客"通常指的是来往于江海之间的商旅,这里说"远无潮客信"意味着与外界的联系已经断绝,而是通过书信与山中的僧人保持联系,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第三句"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春天过去,野菊开始繁盛,山间的雨水也刚刚散去,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四季更替、生命循环的感悟。

末尾两句"逍遥向云水,莫与宦情疏"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愿望。"逍遥"来自庄子的思想,意味着无拘无束,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而"莫与� 情疏"则是告诫自己不要让世俗的情感牵绊自己的心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头陀僧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

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

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

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赠边将

将军誇胆气,功在杀人多。

对酒擎钟饮,临风拔剑歌。

翻师平碎叶,掠地取交河。

应笑孔门客,年年羡四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仰大师

仰山因久住,天下仰山名。

井邑身虽到,林泉性本清。

野云居处尽,江月定中明。

髣髴曾相识,今来隔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初上人

竹色覆禅栖,幽禽绕院啼。

空门无去住,行客自东西。

井气春来歇,庭枝雪后低。

相看念山水,尽日话曹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