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词

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

泛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

美人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

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

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秋水。

鱼初肥,酒正美,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秋江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画卷。开篇“烟渺渺,碧波远”以烟雾缭绕和碧波荡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白露晞,翠莎晚”点明了时间是清晨或傍晚,莎草在露水中显得更加翠绿。

“泛绿漪,蒹葭浅”描绘了水面的微波和芦苇丛生的浅滩,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浦风吹帽寒发短”则通过江风和短发,暗示了秋意渐浓,诗人独自凭栏,感受着凉意。

“美人立,江中流”引入了美丽的女子形象,与江水相映成趣,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柔情。“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江景,舟行帆影,楼上夕阳,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写出了舟中采莲的热闹和楼前踏青的寂寥,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芳草愁,西风起”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最后,“芙蓉花,落秋水”以芙蓉花的凋零象征秋季的逝去,而“鱼初肥,酒正美”则借美食美酒表达暂时的欢愉。然而,“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又透露出诗人醉后对远方的无尽思绪,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秋江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江景,情感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哀愁并存的诗情画意。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瑶瑟怨

美人竹间亭,虚帘空月华。

相思湘江曲,泪竹生斑花。

花开为谁好,花落不复扫。

出户见春风,低头怨芳草。

坐弹五十弦,起视江月残。

愁弦不堪听,手涩金雁寒。

一弹正凄切,再弹转呜咽。

三弹拨幽肠,声乱冰丝结。

西风吹芙蓉,一夜落旧红。

岂知瑶瑟音,能消青镜容。

形式: 乐府曲辞

竹枝词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形式: 词牌: 竹枝

平埧城南村三首(其一)

朝出城南村,策马入荆杞。

村中八九家,烟火自成里。

儿童候晨光,稍稍荆扉启。

四邻务收穫,时复披草语。

眤眤何所云,但言好禾黍。

形式: 古风

平埧城南村三首(其二)

秋阴结林霏,细雨洒茅室。

牧放止近郊,牛羊不相失。

广园散花林,平畴蔼风日。

长幼不出门,咸知恋俦匹。

喧喧车马中,徒为慕高秩。

悬舆当何时,可使志愿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