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润州多景楼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滕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山和焦山相对耸立,汲取了东流长江的所有水。
坐在中央的一楼,掌控着淮河南北数百里的景色。
在西风中悠闲地饮酒游玩,树叶渐落,人间已入秋意。
烟雾弥漫,道路遥远,京都神京遥不可及,泪水涟涟。
你可曾见王勃才华横溢如今无人能及,只是那时未逢伯乐。
他在豫章城的困顿中,于滕王阁中为失去的帝王之子而悲伤。
再看李白,天赋异禀被称作谪仙,却未被世人理解。
他一日放浪形骸,登上金陵凤凰台遥望长安。
我如今足迹遍布四海,东至苏州杭州,西至汉沔。
这第一江山之巅,无人能独自登临。
楼高思绪万千,愁绪难消,楼啊楼啊,我该如何面对你。
如何才能让李白和王勃的名声,与这座楼一样永垂不朽。

注释

金山:江边的两座山峰。
焦山:另一座山峰。
淮南:淮河以南地区。
神京:京都,这里指长安。
王勃:唐代著名诗人。
豫章城:古代南昌的别称。
滕王阁:江西南昌的名胜古迹。
李白:唐代伟大诗人。
谪仙:李白被赞誉为超凡脱俗的诗人。
金陵:南京的古称。
凤凰台:南京名胜,与长安对应。
四海:全国各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俯瞰江山之美,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金山、焦山对峙,江水奔腾,这是自然景观的壮丽描述。诗人在楼中坐断水中央,可见其位置之险峻。收拾淮南数千里,则是从高处眺望所及范围广阔。此后几句写西风送爽,木叶脱落,显示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景物的变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秋天的感慨。

接下来的“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几句,则是对历史沧桑、英雄落泪的感叹。诗中提及王勃和李白两位唐代文学巨匠,赞美他们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不能与之同时代的人才交汇的遗憾。

最后几句“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游历四方、攀登高峰的豪情壮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景观描写,更透露出他对于历史、才子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题高远亭

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

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

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西风。

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永嘉张相士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许从道之子祖孙

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

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

老夫之见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

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

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

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

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

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

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