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态

白发不相饶,秋来生鬓边。

黑花最相亲,终日在眼前。

老态固具矣,宦情信悠然。

唯当共心约,收拾早归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白发无法逃避,秋天时分滋生鬓边。
黑色的花朵最亲近,整天都映入眼帘。
衰老的容颜确实存在,做官的心境却依然悠闲。
只愿共同约定,尽早辞官归田。

注释

白发:指代年老的白头发。
饶:逃避,免除。
秋来:秋季来临。
鬓边:鬓角。
黑花:可能指代乌鸦或某种黑色的象征物。
相亲:亲近。
终日:整天。
眼前:眼前看到的。
老态:衰老的状态。
固具:本来就有。
宦情:做官的心情。
悠然:悠闲自在。
共心约:共同的心愿或约定。
收拾:整理,这里指结束官职。
早归田:早日回归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衰老境况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白发不相饶,秋来生鬓边"写出了时光无情,年华易逝,头顶已见白发,秋风吹过,鬓角也开始生出白丝,凄凉中带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黑花最相亲,终日在眼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常伴左右、看似平凡却又让人依恋的简单事物的喜爱,这些“黑花”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确幸和美好。

"老态固具矣,宦情信悠然"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待衰老态度的豁达与接受。尽管身躯已老,但心境却依旧平和,这种超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自在。

最后两句"唯当共心约,收拾早归田"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在这里,“共心约”指的是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心灵契合,而“收拾早归田”则是希望能够早些放下世俗的纷争,回归到一种简单、宁静的田园生活中去。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亲情和向往的深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最后阶段的平和态度,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祐

比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

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

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

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秋来连月雨,柴门昼不启。

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倚。

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

吐穗欲及肩,鸟雀声亦喜。

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

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已。

有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

形式: 古风

初到商州馆于妙高禅院佛屋壁上见草圣数行读之乃数年前应制所作皇帝试贡士歌追思前事感而成章

应制诗篇对玉除,是谁传写到商于。

昔从蓂荚阶前作,今向莲花座畔书。

商岭未甘随绮季,汉庭曾忝用相如。

山僧莫怪频垂泪,乍别承明旧直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吴王墓

惜哉吴王墓,秦帝尝开破。

应笑埋金玉,千年贾馀祸。

不待虎迹销,已闻鲍车过。

又是骊山头,炎炎三月火。

形式: 古风

吴江县寺留题

松江江寺对峰峦,槛外生池接野滩。

幽鹭静翘春草碧,病僧闲说夜涛寒。

晨斋施笋唯溪叟,国忌行香祇县官。

尽日门前照流水,尘缨浑疑濯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