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集毕氏林亭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

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在金门之地,有人超脱尘世,国库丰盈,国家和睦。
他的沉默话语无人能懂,唯有琴酒相伴,独坐北窗边。
子牟深爱着朝廷,渔夫则钟情于江海生涯。
美好的时光或许相同,但到了晚年,他们的足迹却难以重叠。

注释

遗世:超脱尘世,远离世俗。
鼎实:形容国库充实。
默语:沉默的话语。
子牟:古代贤人,此处借指热爱朝廷的人。
魏阙:古代宫殿门外的高台,代指朝廷。
渔父:渔夫,隐士象征。
岁晚:晚年。
迹难双:难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深情寄托、怀念故人之作。开篇“金门有遗世”,金门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遗世则是留下来的痕迹或故事,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现了对过去的缅绘与眷恋。“鼎实恣和邦”中的鼎实可能暗示着古鼎之实,恣和邦则是在描写一个和谐安宁的国家状态。紧接着“默语谁能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无言的哀愁,寻找知音的困难;“琴樽寄北窗”则是说作者通过弹奏琴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将这些情感留在北窗之下。

接着,“子牟恋魏阙”,子牟可能指的是古代贤人,魏阙则是古代的城楼,这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古人的敬仰。“渔父爱沧江”中的渔父是渔民之父,即李白之父,爱沧江则是李白之父曾经居住在沧江旁,对那里的自然风光有着深厚的情感。

最后,“良时信同此”,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信守;“岁晚迹难双”则是在说随着岁月流逝,留下的足迹越来越难以追寻,表现出一种时光易逝、人事难双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题李三书斋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

声容何足恃,荣吝坐相矜。

愿与金庭会,将待玉书徵。

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

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

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