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
若为教作辽西梦,月冷如丁风似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难以入眠的孤独与寂寞之感。"玳瑁床头刺战袍",玳瑁是一种珍贵的装饰品,这里用来形容床上的被褥,显示了主人公的富贵生活,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带给他安宁的睡眠。"碧纱窗外叶骚骚"则描写夜深人静之时,窗外树叶轻轻摇曳的声音,为夜晚增添了一种凄清感。
接着诗人写道:"若为教作辽西梦",这里的"若为"表达一种假设,即如果要去思考或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境,那么可能是因为对遥远的边疆(辽西)有一种无奈之情。"月冷如丁风似刀"则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凛冽,月色如水般清冷,而风却像刀一样切割着肌肤,这既是对环境的刻画,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心绪万千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远方边塞的思念,或许是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无奈与渴望。
不详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两转三回读远书,画檐愁见燕归初。
百花时节教人懒,云髻朝来不欲梳。
浮生不定若蓬飘,林下真僧偶见招。
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不能相见见人传,■岸山中岱岸边。
颜貌只如三二十,道年三百亦藏年。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