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耕种春须了,幽人晚到家。
琴中来远吹,竹里映残霞。
谷鸟牵垂叶,池鱼疑水花。
朝留半樽酒,细酌倚山槎。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耕种春须了,幽人晚到家。”开篇即描写农事已经结束,而隐居之人在黄昏时分返回家中,这两句设置了一天落幕时的恬静氛围。
“琴中来远吹,竹里映残霞。”接着是琴声飘逸,与晚风相伴,竹影间映照着余晖,营造出一幅幽雅的画面。
“谷鸟牵垂叶,池鱼疑水花。”诗人细致地观察到谷间的鸟儿似乎在玩耍垂挂的叶片,而池中的鱼儿则对波光粼粼的水花感到好奇,这两句生动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泼与和谐。
“朝留半樽酒,细酌倚山槎。”最后,诗人提到早晨留下了一点酒,慢慢地品味着,靠在曲折的山石上,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享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那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不详
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集》
幽客疑中坐,农人野外居。
报来禾近种,城去麦堪锄。
夏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
君开山海记,共我摘园蔬。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