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咏美人指甲

知向窗中弄彩毫。墨痕隐隐沁红么。

手挥玉柱频教剪,指拨沉烟旋欲焦。

风力折,嫩兰苕。夜来轻蘸碧云醪。

芳心要使檀奴觉,一掐春肌晕未消。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咏美人指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的指甲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将视觉、触觉、嗅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感。

“知向窗中弄彩毫”,开篇即以“彩毫”点明主题,暗示指甲如同画笔一般,可以勾勒出美丽的色彩。接着,“墨痕隐隐沁红么”一句,通过“墨痕”与“红”色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指甲上涂染的红色,既显出指甲的娇嫩,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诱惑。

“手挥玉柱频教剪,指拨沉烟旋欲焦”,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美人在修剪指甲时的动作与场景。玉柱象征着精致的指甲剪,沉烟则暗示了修剪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通过“频教剪”和“旋欲焦”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美人在保持指甲美观的同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风力折,嫩兰苕”,这一句巧妙地将美人的指甲比作“嫩兰苕”,在风中轻轻摇曳,既表现了指甲的柔韧与生命力,也赋予了其自然之美。通过“折”字,不仅描绘了指甲的形态,也暗示了其在美的追求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优雅。

“夜来轻蘸碧云醪”,夜晚,美人轻轻蘸取碧绿色的酒液,这一动作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暗示了美人在夜晚享受的宁静与美好时光。通过“轻蘸”二字,体现了动作的轻盈与雅致。

“芳心要使檀奴觉,一掐春肌晕未消”,最后两句表达了美人心中的细腻情感。她想要让檀奴(可能是指陪伴她的侍女)感受到自己的心意,通过轻轻一掐,使得春日般的肌肤上留下了淡淡的红晕。这里不仅描绘了肌肤的娇嫩,更体现了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默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人指甲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内在的情感世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五日饮虎丘山下题壁

越衣当暑清风至。芒鞋偶过云岩寺。

虎丘山下故人家,能倒金樽留我醉。

醉后难平多少事。仰天欲问天何意。

偏使鸡鸣狗盗生,却令赋客骚人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赠河内贾云谷

三河自昔繁华地,君最风流堪自喜。

莫向天涯作旅愁,人生大约如萍寄。

曲江当日曾连辔。盛年略与荀郎似。

今朝试向镜中看,不觉已年三十四。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三月晦日归舟

淡烟斜日长亭暮。难得韶光容易度。

江南无限断肠花,枝上东风枝下雨。

萋萋芳草伤心路。一片云帆天外渡。

人从春色去边来,舟向梦魂来处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步蟾宫.书姬人素领巾

一泓香雪团金钏。卸仙铢、轻盈如剪。

分明只是洛川人,送微波、灵绡乍捲。

人间天上谁曾见。生受了、玉柔花软。

情知薄福为伊消,拚不做、黑头王掾。

形式: 词牌: 步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