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西溪词人祠堂落成,与祭,次吷庵韵

寒香初荐,有衣冠入梦,宵魂曾昵。

英气清愁销已尽,赢得溪山片席。

鸥路明边,雁行低处,冉冉秋无极。

烟花难剪,尊前风景犹昔。

应记南渡人来,旧京望断,楼角寒吹笛。

寂寞千秋谁泪洒,剩有红芙露泣。

结集缘深,贪多癖在,不负閒吟笔。

芦中身世,扁舟华发惊白。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寒香初荐"开篇,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清新景象,仿佛祠堂落成的仪式上,淡淡的香气飘散,引来了对往昔人物的追忆。"衣冠入梦,宵魂曾昵"表达了对词人祠堂主人的怀念,他的精神如同月夜中的幽灵般亲近。

"英气清愁销已尽"赞美了词人的才情和曾经的忧郁已被时光消磨,如今只剩下溪山间的宁静与闲适,"溪山片席"象征着词人与自然的契合。接下来的"鸥路明边,雁行低处"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开阔的秋景,暗示词人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淡然。

"烟花难剪,尊前风景犹昔"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感慨,尽管人事变迁,但祠堂前的景色依旧,酒杯中的记忆犹存。"南渡人来"暗指历史的沧桑,词人想象着词人南渡后的孤独与哀思,"楼角寒吹笛"则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寂寞千秋谁泪洒,剩有红芙露泣"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词人身后寂寞的感叹,只有红芙在露水中哭泣,似乎能感受到词人的哀愁。"结集缘深,贪多癖在"是对词人热爱文学,痴迷于创作的赞美,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诗笔。

最后,"芦中身世,扁舟华发惊白"以词人的形象收尾,他身处芦苇丛中,感叹岁月如梭,自己已白发苍苍,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祠堂落成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其一)

庵堂点缀西溪好,词翰招魂。

一片秋痕,艇子如云尽到门。

少章遗节风霜旧,乔木孤根。

霜柳全髡,惆怅烟丝一树存。

形式:

采桑子.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其二)

流人泛宅西溪好,愁祓清尊。

商略黄昏,一角残山半雨痕。

手中容易馨香故,衔泪歌唇。

辛党萍根,归北归南漫共论。

形式:

蝶恋花.闻露

独夜始知凉月色,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

微漾湖光荧暗壁,疏灯影里芙蓉白。

偷换流年情思积,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

欹枕不眠闻露滴,心心只替秋香湿。

形式:

一萼红.孤山探梅

荡微阴,正西风料峭,苔屐怯幽寻。

岸柳拳鸦,山椒落雁,天画如许寒林。

是昨夜、馨魂乍返,渐几树、脂晕破萧森。

略损风姿,劫馀池馆,随分行吟。

谁折试簪还堕,似抛将红豆,难结同心。

萼绿仙迟,云英嫁早,同感春梦沉沉。

便勾引、閒愁又醒,者次第、何计遣春深。

却又飞霙弄晚,莫辨遥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