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

凉月:新月。
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三日:三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凉月如眉挂柳湾",这里用“凉月”形容夜晚的明月清凉而静谧,以“眉”来比喻月亮的弯曲和细长,配合“挂”字,给人一种悬挂于空中的感觉,而“柳湾”则是河流中的一处风景,如同一幅画一般。"越中山色镜中看",这里的“越中山色”指的是越地(今浙江、江苏一带)的山川之色,是一种深远而神秘的自然颜色,而“镜中看”则是通过镜子来观赏这份风光,把外在的景物映照其中,既强调了景色的清晰,也隐喻着诗人对美景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深刻体验。

"兰溪三日桃花雨",这里“兰溪”是地点名,而“三日桃花雨”则描绘了一场持续三天的桃花盛开并伴随细雨的情境。桃花之美在于它的娇艳与短暂,这里通过“三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周期,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半夜鲤鱼来上滩",“半夜”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而“鲤鱼来上滩”则是对动态景象的描绘,通过鲤鱼跃出水面的生动场面,突出了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而不失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对月荅袁明府

山下孤城月上迟,相留一醉本无期。

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对酒示申屠学士

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

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其一)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再巡道永留别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

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