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澹山岩(其二)

岩深树绿春长在,岩暝雨霁云初归。

天爱护持有神物,蛇去因果无狐疑。

石田药臼谁与刻,香山乳窦苔生衣。

未问城南阆州比,此景自是寰中稀。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深深的岩石间绿树常青,阴暗的山岩后雨过天晴云归来。
上天眷顾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蛇的离去带来了因果,没有丝毫疑惑。
无人在石田中耕作,药臼上已长满青苔,仿佛有香山乳窦的水滋养。
还未询问城南阆州是否可比,这里的景色实属世间罕见。

注释

岩:高峻的山岩。
深:深远。
树绿:树木翠绿。
春长在:春天长久存在。
岩暝:山岩昏暗。
雨霁:雨过天晴。
云初归:云彩刚刚散去。
天爱:上天的爱护。
神物:神奇的事物。
因果:因果关系。
无狐疑:毫无疑问。
石田:石质农田。
药臼:制药的石臼。
苔生衣:青苔覆盖如衣。
城南阆州:城南的阆州。
比:比较。
寰中稀:世间少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澹山岩的自然景色,展现出春天常驻、雨后清新和神秘感。"岩深树绿春长在"写出了山岩深处绿树葱郁,生机盎然,"岩暝雨霁云初归"则描绘了雨过天晴,云雾散去的景象。诗人感叹大自然的呵护,认为山中有神异之物,"蛇去因果无狐疑"暗示了山中的和谐与宁静。

"石田药臼谁与刻"暗示了山中可能有人迹,但无人打扰,"香山乳窦苔生衣"进一步描绘了山洞的幽静,青苔覆盖,仿佛披着苔藓的衣裳。诗人没有直接比较澹山岩与城南阆州,而是强调"此景自是寰中稀",认为这里的景色在整个世间都是罕见的珍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澹山岩的自然之美,流露出诗人对人迹罕至、宁静祥和的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5)

尚用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澹山岩(其一)

我来训狐无所闻,老人戏我不动尘。

道愧未尝分寸得,心灰要似寻常人。

断崖危绊藤蔓古,残僧静对桃李春。

次山不遇过山谷,倬□妙句垂坚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过张溪赠张完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园夜

圆荷开盛夏,晚风袭炎暑。

俯流欲就湿,薄夜不如曙。

高路已张灯,平桥乃连渚。

雹后花叶碎,光洞藻荇舞。

鱼冒吸空鲜,蚊渴作朝雨。

不吝迟明凉,坐为此园苦。

如何凫鸭声,喋喋池边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