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干羽两阶

干羽能柔远,前阶舞正陈。

欲称文德盛,先表乐声新。

肃肃行初列,森森气益振。

动容和律吕,变曲静风尘。

化美超千古,恩波及七旬。

已知天下服,不独有苗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舞者轻盈如羽毛,台阶前展现舞蹈阵列。
想要赞美文治武功的辉煌,先从新颖的音乐开始。
行列整齐严肃,气氛愈发振奋。
舞姿与音律和谐,静止间也能平息风尘。
美德超越千秋,恩泽惠及七十岁老少。
已知天下人心悦诚服,不仅仅限于苗族人。

注释

干羽:比喻舞者的轻盈身姿。
柔远:安抚远方的人心。
前阶:台阶前。
舞正陈:排列整齐的舞蹈。
文德:文治武功。
盛:盛大。
乐声新:新颖的音乐。
肃肃:严肃的样子。
森森:众多而有序。
动容:舞动的姿态。
律吕:古代五声音阶。
变曲:变换舞曲。
静风尘:使环境宁静。
化美:美德的感化。
超千古:超越历史。
恩波:恩惠的波澜。
七旬:七十岁的人。
天下服:天下人心服口服。
苗人:指苗族人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仪式或庆典,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当时文治与乐舞的盛况。

“干羽能柔远”中,“干羽”指的是古代用鸟羽装饰的旗帜,它们在风中轻柔地飘扬,象征着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美感。"前阶舞正陈"则说明了舞蹈正在进行,舞者排列整齐,在台阶上呈现出一种庄严的美。

“欲称文德盛”表达了对文学、文化成就的一种赞誉,而“先表乐声新”则强调了音乐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音乐如同前奏,为接下来的仪式或庆典拉开序幕,展现出一种新的和谐。

"肃肃行初列"、“森森气益振"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庄重而又生动的氛围。"肃肃"形容的是仪式的严肃与庄重,而"森森"则形容了这种氛围的深远和浓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动容和律吕”、“变曲静风尘”两句,通过对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动容"指的是舞者的举止优雅,"和律吕"则是音乐的和谐与节奏相得益彰;而"变曲静风尘"则表明了在这场合中的音乐与自然之声相融合,带来一种宁静与平和。

“化美超千古”、“恩波及七旬”两句,意味着这种文化艺术的影响力远超时空,能够传承千年,并且其恩泽所及,涵盖了广泛的人群。"化美"指的是文化艺术之美已被转化为永恒的价值,而"恩波"则象征着一种普惠众生的恩泽。

“已知天下服”、“不独有苗人”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仪式或庆典影响力的肯定。"已知天下服"表明了这一盛事已经被世人所熟知,并给予高度的认可;而"不独有苗人"则意味着这种认同和尊崇并不仅限于某一族群,而是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一个文化艺术盛宴的壮观场面,以及它对于文治、乐舞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

石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华川上动

曙霞攒旭日,浮景弄晴川。

晃曜层潭上,悠扬极浦前。

岸高时拥媚,波远渐澄鲜。

萍实空随浪,珠胎不照渊。

早暄依曲渚,微动触轻涟。

孰假咸池望,幽情得古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与李全交诗

御史非常任,参军不久居。

待君迁转后,此职还到余。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感怀诗

海门连洞庭,每去三千里。

十载一归来,辛苦潇湘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铸镜歌

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

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来献圣聪。

形式: 四言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