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其四)

洗红过了,看池塘柳絮,飞入檐宇。

露湿烟笼天一幄,不辨朱门蓬户。

百种萋迷,十分渲染,图写天然趣。

渔舟棹破,泊来午饭才煮。

应为廿四番风,吹完花信,绿暗辛夷坞。

知是谁家双乳燕,穿过浓阴而舞。

碧蘸衣罗,翠黏屐藓,欲访山庄主。

山童遥指,树深人不知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绿荫下的宁静与生机。开篇以“洗红”、“池塘柳絮”、“飞入檐宇”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露湿烟笼天一幄”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朦胧美,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

“不辨朱门蓬户”则巧妙地对比了富贵与简朴的生活场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超越了物质的追求。接下来的“百种萋迷,十分渲染,图写天然趣”,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多样与生动有趣,诗人仿佛在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渔舟棹破,泊来午饭才煮”这一句,通过渔舟的活动,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应为廿四番风,吹完花信,绿暗辛夷坞”,通过二十四番风的更迭,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以及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充满了生命的哲思。

“知是谁家双乳燕,穿过浓阴而舞”一句,通过描写燕子在浓密的树荫中飞翔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生命以灵动与活力。最后,“碧蘸衣罗,翠黏屐藓,欲访山庄主”通过衣物与地面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清新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童遥指,树深人不知处”以山童的指引,引出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绿荫下的宁静与生机,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五叠韵和中秋夜同雪庄赏桂(其五)

何来仙种,是广寒、栽向琼楼玉宇。

曾伴吴刚经斧斫,七宝同修月户。

叶底翔鸾,花边驯兔,凑合蟾宫趣。

垒垒桂实,生餐更不须煮。

惟有张姓连天,天香飘下,金粟填秋坞。

赓唱满庭芳一曲,胜谱霓裳之舞。

宾客淮南,风骚泖上,先后推盟主。

吾吟招隐,小山丛桂何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六叠韵和晚晴看梅花(其六)

先春欲吐,便琼瑶一色,铺为庭宇。

林下水边装点惯,雅称高人门户。

翠羽轻风,玉鳞斜月,索笑都成趣。

澹寒滋味,竹炉汤茗初煮。

遥识鹤径风漪,岚光塔影,一种孤山坞。

幸不折来伤岁暮,几片雪花齐舞。

姑射神人,罗浮仙子,与寿阳公主。

依稀不见,且寻香处疏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七叠韵代柬(其七)

把君吟卷,羡群贤歌咏,太平寰宇。

不但流连花月事,空说酒家渔户。

鹿柴诗成,辋川图就,大得王裴趣。

譬于甘旨,五侯鲭味同煮。吾亦千里怀人。

六时觅句,缄写投山坞。

惭愧填词艰压韵,岂解笔歌墨舞。

貂续篇多,蛇添调积,未免宾喧主。

烦为绳削,合于秦柳高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满江红.癸丑岁六月十二日同人泛秦淮

水上风多,坐江艇、衫罗轻卸。

斜旸里、听歌劝酒,满前王谢。

四面楼阴兰桨鹢,十眉帘底冰绡麝。

最宜人、团扇藕花边,乘凉者。邀笛步,閒情写。

桃叶渡,閒愁惹。看迷濛夜色,画成良夜。

露濯蟾蜍银汉湿,蜡笼翡翠铜盘灺。

趁烟波、妆点太平宵,非游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