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水晶宫殿,放三千龙女,凌波浮浴。

花里雕房分洞户,隐隐钉头齐簇。

处子娇羞,碧裙无袖,密护圆瑳玉。

堤头微露,半身犹掩金绿。

知是紫府筵开,□随纤指,出玲珑窗屋。

倩剥霓裳轻手搔,掐损些些香玉。

端的中心,密藏芳意,苦苦何时足。

巴城憔悴,采歌犹闻新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水晶宫殿中,安置了三千龙女,在水面上轻轻游动沐浴。
华丽的房间分布在花丛中,隐约可见排列整齐的钉头装饰。
少女们娇羞含蓄,穿着绿色无袖裙,紧紧包裹着她们如玉的肌肤。
她们在堤岸上微微露出半身,金色和绿色的衣物遮掩着她们。
知道这是紫府神仙的宴会,她们随着纤细的手指,从精巧的窗户中探出。
她们轻盈地剥下霓裳,用手指轻轻梳理,甚至弄伤了一些香玉。
真正的心意深藏不露,那芬芳何时才能满足。
巴城的人们虽然疲惫,但仍能听到她们唱出新的歌曲。

注释

水晶:透明的宝石。
龙女:神话中的龙族女子。
凌波:形容女子在水上轻盈地走动。
钉头:装饰物,可能指窗户上的装饰。
处子:未经人事的少女。
圆瑳玉:比喻女子洁白如玉的肌肤。
金绿:金色和绿色,可能指衣物的颜色。
紫府: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纤指:细长的手指。
霓裳:华丽的服装。
巴城: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憔悴:形容人面容疲倦或衰弱。
采歌:采集的歌曲,可能指民间歌曲。

鉴赏

这首《念奴娇》是宋代词人郑域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仙境景象。"水晶宫殿"象征着清冷而华丽的宫殿,三千龙女在此嬉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仙子们的轻盈与神秘。"花里雕房分洞户,隐隐钉头齐簇",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出宫殿的精致和龙女们居住环境的华美。

"处子娇羞,碧裙无袖,密护圆瑳玉",描绘了龙女们穿着轻盈的衣裙,含蓄而优雅,仿佛在守护着她们的纯洁。"堤头微露,半身犹掩金绿",进一步描绘了她们在水中若隐若现的曼妙姿态。

接下来的词句,"知是紫府筵开,□随纤指,出玲珑窗屋",暗示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龙女们的手指轻轻拨动,透出玲珑剔透的窗户,透出神秘的气息。"倩剥霓裳轻手搔,掐损些些香玉",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龙女们在宴会上的娇俏与活泼。

最后,词人感叹"端的中心,密藏芳意,苦苦何时足",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情境的深深向往,以及对龙女们内心深处情感的揣测。"巴城憔悴,采歌犹闻新曲"以巴城的凋零反衬出仙境的永恒与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笔触,营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展现了词人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25)

郑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三)

东陵美景,有轻烟和月,斜风吹雨。

一体龙须随地转,不学松萝儿女。

结就员青,收来掌握,犹带金盘露。

拍浮金井,水花零乱飞舞。

谁信六月飘霜,破开落刃,散银丝金缕。

冷碧凄香萦齿颊,洗我尘襟烦暑。

杜老吟诗,巳公留客,此兴无今古。

安期非诞,世间有枣如许。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

蕊宫仙子,爱痴儿、不禁三偷家果。

弃核成根传汉苑,依旧风烟难□。

老养丹砂,长留红脸,点透胭脂颗。

金盘盛处,恍然天上新堕。

莫厌对此飞觞,千年一熟,异人间梨枣。

刘阮尘缘犹未断,却向花间飞过。

争似莲枝,摘来满把,莺嘴平分破。

餐霞嚼露,镇长歌醉蓬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画堂春.春思

东风吹雨破花悭。客毡晓梦生寒。

有人斜倚小屏山。蹙损眉弯。

合是一钗双燕,却成两镜孤鸾。暮云修竹泪留残。

翠袖凝斑。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昭君怨.梅花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形式: 词牌: 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