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东洛何萧条,相思邈遐路。

策驾复谁游,入门无与晤。

还因送归客,达此缄中素。

屡暌心所欢,岂得颜如故。

所欢不可暌,严霜晨凄凄。

如彼万里行,孤妾守空闺。

临觞一长叹,素欲何时谐。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方的洛阳多么荒凉,思念之情遥远而漫长。
驾车出游还有谁陪伴,入门后无人与我交谈。
只能借送别归乡之客,传达这封信中的情愫。
多次离别使我心中喜爱的人,怎能保持容颜依旧。
心爱之人不能离别,严寒的霜晨显得格外凄清。
就像那万里远行的人,孤独的妾身只能守着空闺。
面对酒杯发出长长的叹息,朴素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

注释

东洛:指洛阳,唐朝的东都,这里代指诗人所在之地。
邈遐路:遥远的道路。
策驾:驾着马车。
无与晤:没有与谁交谈。
缄中素:信中的素纸,代指书信。
暌:离别,分离。
所欢:心爱的人。
颜如故:容颜依旧,形容人未变。
严霜:浓霜,严寒的霜。
晨凄凄:早晨的寒冷凄清。
万里行:比喻长期的远行或离别。
孤妾:古代女子自称,此处指诗人的妻子或恋人。
临觞:面对酒杯。
何时谐:何时能实现,谐,和谐,此处指团聚或心愿达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诗人通过东洛之地的萧条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无限眷恋。诗中的“策驾复谁游”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寂寞,而“入门无与晤”则透露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送别归客时,诗人情感的流露更为深刻,通过“达此缄中素”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屡暌心所欢,岂得颜如故”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无法复返的哀愁。而“所欢不可暌,严霜晨凄凄”则更深化了这种哀愁,通过严寒的霜雪来形容内心的凛冽与悲凉。接着,“如彼万里行,孤妾守空闺”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远行者和独守空闺的女子相比较,更强烈地表达了相思之苦。

最后,“临觞一长叹,素欲何时谐”则是诗人在酒桌前的一声长叹,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求,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怀,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相思主题上的杰出之作。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同德寺阁集眺

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

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

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

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

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

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

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

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

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

形式: 古风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

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

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詶藻当芬绚。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

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

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

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