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郡楼望严陵钓台

溪上严陵古钓台,倚楼凝望自徘徊。

先生能保孤高节,英主尝师王霸才。

日暮白云迷草莽,岸平春水浸莓苔。

登临不尽微吟兴,花落东风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溪边的严陵古钓鱼台,我靠着楼台远望,心中思绪万千。
先生你保持着高尚的节操,英明的君主也曾向你学习治国之才。
傍晚时分,白云笼罩着草地,春水漫过岸边的莓苔。
我在这里流连忘返,低声吟咏,直到花儿随风落下,再次回首春天的到来。

注释

溪上:指溪边。
严陵:历史人物严光的别称。
钓台:钓鱼的地方,代指严陵的遗迹。
倚楼:靠着楼台。
凝望:专注地看。
徘徊:犹豫不决或思绪万千。
先生:对有学问或品德高尚的人的尊称。
孤高节:孤傲高洁的节操。
英主:英明的君主。
师:学习。
王霸才:王道和霸道的才能,指治国之术。
日暮:傍晚。
迷草莽:被云雾遮蔽了草木。
岸平:水面平静。
浸莓苔:春水浸润着莓苔。
登临:登山临水,游览。
微吟兴:低声吟唱的心情。
花落:花瓣飘落。
东风:春风。
首重回:再次回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郡楼上,眺望远处的严陵古钓台的情景。开篇“溪上严陵古钓台,倚楼凝望自徘徊”两句,不仅描绘了清幽的自然风光,也透露出诗人怀旧和沉思的情怀。

接着,“先生能保孤高节,英主尝师王霸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良之士的仰慕,以及对英明君主崇尚英雄气概的一种期许。这里的“先生”与“英主”都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体现了诗人对于品格高洁和才华横溢者的赞美。

第三句“日暮白云迷草莽,岸平春水浸莓苔”,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绘。日落时分,白云在草丛中飘渺,春天的河水温柔地浸润着河岸边的野草和苔藓,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登临不尽微吟兴,花落东风首重回”,则是诗人的内心活动。站在高处,不断地发出低声吟咏之声,是诗人被眼前景色激发出的情感流露。春天的花朵在东风中飘落,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长收获规律的一种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和缅怀。

整首诗通过对古钓台的眺望,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悠远,是一首将个人情怀与大自然景色巧妙结合的佳作。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登叠嶂楼

郡在江湖烟树间,谢公遗踵好跻攀。

诗中胜景堪吟啸,池上清风足往还。

疑思但怜云映水,回头不觉日衔山。

登临屡起归欤兴,看是槐花满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谢晏公

吟成大雅百篇诗,首首清新鉴者谁。

草卷密封先见赠,药栏斜倚看多时。

意如虎窟难中得,字比云峰险处奇。

珍重十僧声价外,江南屈指即吾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暮冬阌乡遇萧霸赴任

岭外路遥君赴任,陕西年尽我归家。

长亭际会情无限,一夕分飞恨又赊。

夜话无灯松火继,晓行乘月乱山斜。

七千里驿谁相伴,雪里寒梅正放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醉题红叶

拾笔闲题红叶时,醉容相向亦相宜。

塞垣风劲应吹尽,江国霜微想半衰。

嫌听满阶鸣夜雨,曾看临水映疏篱。

春光不许长如此,旋放寒梅嫩柳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