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夕。今夕。记得仲秋十七。扇头有女乘鸾。
天上常仪镜圆。圆镜。圆镜。钗燕角巾厮并。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中的第十七首。诗中以今夕为背景,回忆起那个仲秋十七日的夜晚。扇头的女子仿佛乘坐着鸾鸟,寓意着她如仙子般轻盈,天上明月如圆镜,象征着团圆和圆满。诗人反复强调“圆镜”,可能在表达对团圆的渴望或对镜中人儿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钗燕角巾厮并”,描绘了女子发饰与巾饰的搭配,暗示了她的闺秀风范,也可能是诗人对她形象的细腻描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中秋夜的意象和女子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怀旧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
不详
花下。花下。闲听红娘抛打。一秋逤逻慵弹。
百蝶罗衿佩兰。兰佩。兰佩。可似扇头香坠。
蛩语。蛩语。梧叶堕阶如雨。西风昨夜新寒。
不卷绯罗绣帘。帘绣。帘绣。珍重兰猗菊秀。
来暮。来暮。日上高楼凝伫。楼前烟雨萋迷。
杨柳千条向西。西向。西向。长记渭城低唱。
谢家院落,甚青女来时,玳梁霜冷。
秋蛾敛绿,约略远山相并。莫睇琴床砚井。
听颤掣、花铃不定。朱门昼锁斜阳,满院参差帘影。
秋径。相逢楚润。叹人与花枝,不如前俊。
铜驼巷陌,一霎鲤风吹暝。归去沙平水稳。
可捎得、莫愁家信。玉雁飞回,无那画楼闲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