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行却寄新别者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

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

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

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在寒冷的溪流上感受到了与亲人的分离。"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开篇即设定了悲凉的情境,其中“潺湲”形容水声,使人联想到环境的寂静和孤独,而“寒溪”则加深了这种感觉。

"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中,“回首望归人”表现了诗人对离去的人的眷恋之情,透露出一种留恋不舍的情感。"移舟逢暮雪"则是说在黄昏时分,船只行进于飞舞的雪花中,这里“暮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增加了诗中的悲怆情怀。

"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景物的熟悉,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变化。"频行"意味着常常经过这里,而“识草树”则是因为多次经过而变得熟悉;"渐老"则暗示时间在流逝,岁月在加深;"伤年发"表明诗人因时光的流逝和自身的衰老而感到悲痛。

最后两句“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则是诗人的情感寄托。"唯有白云心"意味着只有那片洁净无暇的白云,才与诗人的心灵相通;"为向东山月"则表明诗人将这种心境投射到了东山之上升起的明月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和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离别之痛,更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羁绊、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4)

朱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与女诗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历中,辟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诏举“韬晦奇才”,下聘礼,拜左拾遗,辞不就。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籍贯:襄州南阳

相关古诗词

剡山夜月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

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嘲郭凝素

三春桃李本无言,苦被残阳鸟雀喧。

借问东邻效西子,何如郭素拟王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喜陈懿老示新制

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

苦心无闲时,今夕见玉色。

玉色复何异,弘明含群德。

有文如星宿,飞入我胸臆。

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

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

将攀下风手,愿假仙鸾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赋得花藤药合寄颖阴故人

藤生南海滨,引蔓青且长。

剪削为花枝,何人无文章。

非才亦有心,割骨闻馀芳。

繁叶落何处,孤贞在中央。

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

路远莫知意,水深天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