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閒,中有沈沈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齑豆粥蜡代薪。

黑杀吹飙忽过江,忧贻君父辱在臣。

烽火连天天已近,浪将督师答天问。

畏缩不前江神嗔,坐受排墙侣西晋。

我行六桥扇障尘,仰面发恸风岸巾。

误国至此脐莫噬,安得包胥哭向秦。

形式: 古风

翻译

钱塘江畔停驻着龙马,西湖美景冠绝天下。
西湖西岸房屋众多空闲,其中有位深深沉醉于花香的人。
莺歌燕舞,春意盎然,每日如是,以萍齑豆粥代薪烛。
狂风吹过江面,忧虑中皇上和国家的耻辱由臣子承担。
烽火连天,战事紧迫,我只能以督师身份回应上天的询问。
畏惧退缩,江神责怪,我只能静坐,忍受同伴的西晋式离弃。
我在六桥漫步,扇起尘土,仰望天空泪水涟涟,衣巾沾湿。
国家衰败至此,我无能为力,怎可效仿包胥向秦国求救。

注释

钱塘江:杭州的钱塘江。
驻:停留。
龙马:形容江水奔腾。
西湖:杭州西湖。
甲天下:最优秀的,天下第一。
屋万閒:房屋众多而空闲。
沈沈:深深。
醉花者:沉醉于花香的人。
萍齑豆粥:用萍菜和豆子煮成的粥。
蜡代薪:用蜡烛代替柴火。
黑杀:猛烈的。
飙:疾风。
贻:遗留。
烽火连天:战乱烽烟不断。
督师:军事统帅。
畏缩不前:犹豫不决。
江神嗔:江神责怪。
排墙侣:离弃的朋友。
西晋:比喻过去的衰败时期。
六桥:西湖的六座桥。
扇障尘:扇动尘土。
发恸:悲痛哭泣。
风岸巾:指风中飘动的头巾。
误国:误了国家。
脐莫噬:无法挽救。
包胥哭向秦:包胥哭秦庭,典故,形容极度忠诚的求助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畔的壮丽景色,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赞美其冠绝天下的风光。诗人笔下西湖边的房屋众多而宁静,居住者沉浸于花海之中,享受着春日的莺歌燕舞。然而,诗中也隐含着忧虑,暗示着战事逼近,烽火连天,督师的责任重大,仿佛在回应上天的询问。诗人感叹自己畏缩不前,可能会让国家陷入困境,如同晋朝的失策。他走过西湖的六桥,感慨万分,泪水洒落,希望能效仿古代忠臣包胥,向秦国求救,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弟观用陶元亮归田园居韵

麻麦在东阡,桑柘在南陌。

鸟飞鱼在渊,生意各自适。

相逢如相知,非苟旦与夕。

此心乃平生,谁能开閒隙。

嗟彼何人斯,徒为形所役。

役役本无名,于何见劳绩。

富贵死之除,清閒终有益。

形式: 古风

次韵弟观过黄山

晓雨才收数点轻,江云未放十分晴。

舟行曲港难为纤,峰有佳山莫问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张子开次子试晬

闻昔宁馨儿,如马千里驰。

或秀如芝兰,或如饤坐梨。

居易生七月,已能指无之。

又比令狐楚,五岁善属辞。

是皆非偶尔,阴有造物司。

吾党正气旺,杨泣墨子悲。

谁知世变极,所见及所期。

卓哉子张子,不问今何时。

种德以种子,愈出而愈奇。

元方既及冠,可宝已不赀。

经史日研精,甚于渴与饥。

百发当百中,善射如由基。

亦曰厚自积,王魏不仕隋。

再索又得儿,照室光陆离。

今朝岁一周,岐嶷傲娥羲。

丛珍试初步,动觉应矩规。

粲粲文在手,炯炯白在眉。

但喜家传昌,浮机岂终危。

宙宇一开泰,扶植须人为。

在外寄藩屏,在朝资栋仪。

虽当保抱中,方来事可龟。

风埃自澒洞,庭阶且燕熙。

眼底双凤雏,笑唾燕雀卑。

而况表独立,硬脊非韦脂。

观志既有人,一脉如抽丝。

作室必肯堂,何患不塈茨。

此事真庆事,他事非所怡。

我老拙已固,无能说项斯。

来诗走风樯,难用蠡管窥。

趁笔聊示耳,深愧无精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张子华九日长诗

君家脉寿张,文气雄一乡。

顾我不自武,穷于冻履常。

异盼独见嗜,古道无炎凉。

忆昨夏季望,南风溪山香。

渠渠飞帖盟,伫我高峰行。

漓俗非所捉,此味如和羹。

寿我醴蘸甲,饫我熬屑姜。

别来坐成久,感激时拊床。

我耄君亦老,无预世短长。

向来尘埃迹,如云风扫将。

箪瓢足不足,听天自斟量。

秋无宋玉悲,春无少陵伤。

逢迎但歌笑,傲睨剧戏场。

不然徒自苦,平地皆羊肠。

加于人数等,衰劣如何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