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王哲的《得道阳》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寓意。首句“三月清明灭尽烟”展现了清明时节空气清新,烟雾消散的景象。接着,“百花堪绽艳阳天”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的美丽画面。
诗中“姹女聚柴薪焰畔,婴儿弄水旧池边”运用象征手法,可能暗示着女子聚集在灶火旁,象征着生活中的烟火气和人间温情,而婴儿戏水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纯洁。这两句寓含了生活的日常与和谐。
“宝鉴当胸只自悬”可能是指内心的明镜,诗人以之比喻内心的清净与自我反省。“翁婆媒合好因缘”则可能暗指老少之间的和谐关系,或是道家所说的阴阳调和。
最后两句“朱雀腾云方出众,青龙驾雾得高迁”借神话中的吉祥物朱雀和青龙,表达出得道后的超脱与提升,寓意着诗人在精神层面的升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清明节的景象,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