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怀古(其四)

行人指新寺,云此旧宫城。

坐殿几朝帝,开山何处僧。

日边行塔影,天外送钟声。

王气元无了,何消凿秣陵。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游人来到这座新建的寺庙,据说它曾是古老的皇宫。
坐在大殿里的历代皇帝,哪个僧人在何处开山建寺呢?
太阳附近的塔影移动,远处传来钟声回荡。
帝王之气本就永不消散,何必还要去凿开秣陵故地呢。

注释

行人:游人。
指:来到。
新寺:新建的寺庙。
云:据说。
坐殿:坐在大殿。
几朝帝:历代皇帝。
开山:开山建寺。
何处僧:哪个僧人。
日边:太阳附近。
行塔影:塔影移动。
天外:远处。
送钟声:传来钟声。
王气:帝王之气。
元无了:永不消散。
何消:何必。
凿:凿开。
秣陵:秣陵故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师谦的《钱塘怀古(其四)》,通过对新寺和旧宫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行人指新寺",点出诗人眼前所见的新建佛寺,暗示着昔日皇城的遗迹。接下来的"云此旧宫城"进一步强调了地点的历史背景。

"坐殿几朝帝",诗人想象着曾经有多少皇帝在此坐镇,宫殿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开山何处僧"则转向了宗教层面,询问那些在此修行的僧人来自何方,暗含着佛法与皇权的交融。

"日边行塔影"描绘了塔影在阳光下移动的景象,增添了空间感,也寓言了时间的流逝。"天外送钟声"则通过远方传来的钟声,传达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历史回音。

最后两句"王气元无了,何消凿秣陵",诗人感慨皇权的盛衰犹如流水,终将消失,不需再费力去凿建新的都城。"王气"象征着王朝的气象,"何消凿秣陵"以反问形式表达了对历史必然性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新旧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佛教的超然,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7)

董师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保应庙

庙食空山八百年,衣冠犹是李唐前。

汴河十里垂杨柳,何似松阴数亩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灵仙观和危骊塘韵

多病侵寻鬓欲秋,自惭何止四宜休。

青松十里嵩源路,醉倒仙台是乐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青云亭

溪傍好山添翠湿,亭依乔木得阴浓。

有人欲踏青云路,认取城南第一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群玉山(其五)

经台石磴郁深幽,曲折中藏自一邱。

凿破藩篱都是路,从今任是永人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