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院怪松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奇特的景象,其中“怪松”成为主角,通过对比和设想增添了其神秘色彩。诗人以独特视角捕捉自然之美,并将这种观察与佛教修行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句“怪松屡见无如此”直接点出了这棵松树的特别之处,它似乎在挑战常理。紧接着,“每度来观说向僧”则表明诗人对此景观的重视,将其与佛教修行中的禅悟相联系,仿佛在向僧侣传达某种超验的体悟。

中间两句“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则是对这棵松树的想象,其坚韧不拔似乎蕴含着能够抵御天气变化、甚至可能带来灵性的力量。这里的语言充满了神秘和诗意。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则描写了一幅秋日静谧的寺院景象,通过钟声、佛灯与夜色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寻求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两句“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艺术家(如韦偃、毕宏)的怀念,以及对能够捕捉这棵怪松精髓的画家的渴望。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承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奇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访李奂山人隐居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友人溪居

篱巷接菰蒲,闲扉掩自娱。

水虫行插岸,林鸟过提壶。

白浪摇秋艇,青烟盖晚厨。

主人誇野饭,为我煮新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过永寿县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

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

红树映野店,白云藏县楼。

须知此北下,地底见豳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高塶城

颓壁乍高低,中间已乱蹊。

长原想鹅鹳,大冢记鲸鲵。

黯澹寒云结,萧疏野草齐。

兴亡尽遗迹,立马看扶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