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司封使君新岁喜雪

玉烛均调应改元,贤侯喜雪望尧天。

暗声撒竹高斋夜,瑞彩连云画戟前。

千里湖山成洞府,万家觞咏展宾筵。

应怜陋巷袁安卧,拥褐孤吟又过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新的一年应当调整乐律,贤良的诸侯在雪中期待着圣明的天象。
深夜里,隐约的乐声洒落在竹林中的高雅书斋,吉祥的云彩环绕在绘有戟图案的门前。
广阔的千里江山如同仙人的洞府,万家人欢聚一堂,举杯颂歌庆祝宾主尽欢。
想必会有人怜悯像袁安那样贫困的隐士,他们穿着粗布衣裳,独自吟诗度过新的一年。

注释

玉烛:古代对新年的美称,代指新的一年。
均调:调整音律,比喻改变或更新。
贤侯:德才兼备的诸侯。
喜雪:因雪而喜悦,象征祥瑞。
尧天:古代传说中的圣明时代,这里指盛世。
暗声:隐约的乐声。
撒竹:洒落于竹林。
高斋:高雅的书斋。
瑞彩:吉祥的云彩。
画戟:装饰有图案的戟,象征权力和荣耀。
洞府:仙境般的居所。
万家:众多家庭。
觞咏:饮酒作诗,欢庆。
宾筵:宾主欢宴的场面。
陋巷:简陋的巷子,象征贫困。
袁安:东汉时期贫困却有德行的隐士。
拥褐:穿着粗布衣。
孤吟:独自吟诗。
过年:度过新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喜庆祥瑞的景象,充满了对美好未来和吉祥征兆的期待。诗人通过对雪花、竹声、云彩等自然现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贤侯的祝福之情以及对新岁到来的喜悦。

"玉烛均调应改元"一句,以精致的玉烛比喻诗人对于新时代的美好期待,而“贤侯喜雪望尧天”则表达了贤能的统治者在雪花纷飞中对远古圣君尧的向往,希望能够像尧那样英明。

"暗声撒竹高斋夜"和"瑞彩连云画戟前"两句,通过竹子的飘逸之声和云中的瑞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千里湖山成洞府"则描绘了一片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万家觞咏展宾筵”则表现了万户之家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共享盛宴的欢乐。

最后两句"应怜陋巷袁安卧,拥褐孤吟又过年"透露出诗人对生活中的不易和孤独的同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高远志向。

收录诗词(167)

朱长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杨彝甫见成甫装褾旧书之什

儒者须看万卷书,古人精博固难如。

残编莫惜装褫费,旧迹堪怜缮写初。

轻拨蠹虫文未损,平齐缃帙架无虚。

白头更且穷经艺,谁道忘筌便得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苏文饶见贻之什

閒钓松陵阅岁多,家林终日对烟萝。

茹芝深隐惭商皓,献璧求知笑卞和。

静送征鸿云外翼,吟看老桂月中柯。

洛阳年少材惊俗,车马犹从陋巷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枢言龙图得请洞霄之作(其二)

平生气节薄青云,不任机心只任真。

金为散多虚越橐,衣从洗净远京尘。

吟随猿鹤沧洲晚,醉赏莺花茂苑春。

仰止高贤同里闬,扫门羞未效前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枢言龙图得请洞霄之作(其一)

世间如幻此生浮,宁典仙祠不典州。

决胜金城勋烈茂,宣风玉垒治声优。

远移遁迹无嘶马,旧得调元问喘牛。

耆俊如公宜大用,行闻召节趣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