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天龄联

先皇尚北面尊师,度在人亡,动天朝故笏悼思,史馆他年应补传;

长者以西宾迟我,情深缘浅,怅江上扁舟相访,灯窗中夜哭遗书。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深情缅怀林天龄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之情。首句“先皇尚北面尊师”借古喻今,暗指林先生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犹如古代君主对老师的礼遇一般。接着“度在人亡,动天朝故笏悼思”,表达了即使林先生已逝,其影响犹存于朝野,人们仍会手持旧笏,追忆其生前的风采与贡献,以此表达哀思。

“史馆他年应补传”则寄托了对林先生事迹被后世铭记的期待,希望在历史的记录中,能为林先生留下一席之地,让其功绩得以流传。接下来“长者以西宾迟我”一句,通过描述自己作为晚辈,未能及时拜访林先生,表达了遗憾与自责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林先生作为长者的尊重与敬仰。

“情深缘浅,怅江上扁舟相访,灯窗中夜哭遗书”则直接抒发了因未能与林先生深入交往而产生的遗憾,以及在江边乘舟探访,夜晚灯下阅读其遗书时的悲痛心情。这一系列的情感表达,既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反映了生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哀悼逝者、传承美德的重要体现。

收录诗词(1)

陈儆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全局系安危,即论力保东南,已自元黄同再造;

作人兴教育,不独泽流湘鄂,长仰宗风哭大师。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擢高科,登显秩,我公何足为荣,数卌年忧国忘家,到今沧海横流,匡扶尤力;

充讲席,备译员,下士岂堪云报,忆三载耳提面命,此后云霄万古,想像徒劳。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平生遭遇两文襄,那堪听鼓金陵,鬓丝似雪;

举世推崇一元老,遽尔乘槎银汉,心事如潮。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其经术在疏议礼典,其远猷在保定东南,我欲瞻四方,沧海几回知己泪;

于文章则锤冶韩苏,与治略则伯仲伊吕,天不遗一老,燕台八月雪飞寒。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