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树木落叶归山谷,心中平静无杂念。
南方有位真人子,身披粗布在山阴歇息。
石径上瑶草零落,松木门后寒意深深。
我的老师又何求,于禅定中独自低吟。

注释

木:树木。
陨:落下。
水:流水。
壑:山谷。
寂然:寂静无声。
念心:杂念。
南行:向南行走。
真子:修道有成的人。
被褐:穿着粗布衣。
息:休息。
山阴:山的北面,阴凉处。
石路:石铺的道路。
瑶草:美玉般的花草。
散:零落。
松门:松木做的门。
寒景:寒冷的景象。
深:深远。
吾师:我的老师。
亦何爱:又有什么追求。
自起:自己起身。
定中:禅定的状态。
吟: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佛法的向往。开篇“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写出了诗人归隐于山之意,心境清净,不染尘世。接着“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表明诗人在寻访一位修道的高僧,穿着简单的衣物,在山中休憩。第三句“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则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小径上落叶和寒冷的景象。

最后两句“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显示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尊重与向往,他仿佛在心中默念佛经,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篇融合了山水之美和禅意宁静的佳作。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

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

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

边声日夜合,朔风惊复来。

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