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佛法的向往。开篇“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写出了诗人归隐于山之意,心境清净,不染尘世。接着“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表明诗人在寻访一位修道的高僧,穿着简单的衣物,在山中休憩。第三句“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则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小径上落叶和寒冷的景象。
最后两句“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显示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尊重与向往,他仿佛在心中默念佛经,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篇融合了山水之美和禅意宁静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
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
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
边声日夜合,朔风惊复来。
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