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

何人更结王生袜,此客虚弹贡氏冠。

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

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瘦弱的马儿在灞水边频繁嘶鸣,河水寒冷,我站在灞水南面的高地上遥望着长安。
如今还有谁能像王生那样结袜去求贤,而我这客人空有才能却如贡禹般未被重用。
长江上的蟹螯旁沙地辽阔无垠,山坞中的蜗牛壳被大雪覆盖,一片茫茫。
昔日的朋友大多已改变,新朋友又少,只能陪伴着渔夫拿起钓竿打发时光。

注释

瘦马:营养不良、瘦弱的马。
频嘶:频繁地嘶叫。
灞水:位于中国陕西省的一条河流,这里也是离别送行的象征地。
灞南:灞水之南。
望长安:眺望古都长安,此处代指对仕途或过往生活的向往。
何人:谁。
更结王生袜:典故,指像王生那样尊重贤士,王生曾为张良拾鞋穿鞋以示尊敬。
此客:指诗人自己或其他类似境遇的人。
虚弹贡氏冠:指空有才华却未得到应有的赏识,贡氏冠指贡禹,西汉名臣,以清廉著称。
江上蟹螯:江边的螃蟹钳,蟹螯常被用作美食的象征。
沙渺渺:沙地广阔无边。
坞中蜗壳:山坳里的蜗牛壳,蜗壳常寓意卑微的居所。
雪漫漫:大雪覆盖,一片茫茫。
旧交已变:老朋友关系已经变化。
新知少:新朋友又很少。
却伴渔郎把钓竿:只能与渔夫为伍,过着钓鱼的生活,表达出仕途失意后的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冬日的灞水之滨,感受到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凄凉。瘦马嘶鸣,反映了秋冬交替时节的萧瑟;灞水之寒,更增添了一份肃杀之气。诗人站在高处遥望长安,心中充满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何人更结王生袜”一句,通过对古时贤士王生的袜子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旧友新知的感慨。"此客虚弹贡氏冠"则透露出诗人自己虽身处旅途,但心中仍怀念着旧日之交。

接下来的两句“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形象地描绘了冬日河岸和城堡的荒凉景象,以及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情境。

最后,“旧交已变新知少,卻伴渔郎把钓竿”表达了诗人面对友情的变迁,只能随遇而安,与渔郎(可能是指渔夫或同行)一道继续前行,用钓鱼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和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深邃的内省。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灞东题司马郊园

楚翁秦塞住,昔事李轻车。

白社贫思橘,青门老仰瓜。

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

更欲寻芝朮,商山便寄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鸂鶒

池寒柳复凋,独宿夜迢迢。

雨顶冠应冷,风毛剑欲飘。

故巢迷碧水,旧侣越丹霄。

不是无归处,心高多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一)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群。

海鳅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

树随山崦合,泉到石棱分。

虎迹空林雨,猿声绝岭云。

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二)

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

鹭巢横卧柳,猿饮倒垂藤。

水曲岩千叠,云重树百层。

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

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