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杂赋(其五)

十二男儿夜出关,晓来到处捉南冠。

博浪力士犹难觅,要觅张良更是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十二个年轻男子夜晚离开关隘
天亮时分他们在各地搜寻楚国囚徒

注释

十二男儿:形容人数众多的年轻人。
夜出关:夜晚离开守卫的关隘。
晓来:天亮的时候。
捉:搜寻,抓捕。
南冠:古代楚国的帽子,代指被俘的楚国人。
博浪力士:指秦朝时期试图刺杀秦始皇的大力士荆轲。
犹难觅:难以找到像他那样的人。
难:困难,不易。
要觅:想要寻找。
张良:汉初名臣,曾助刘邦建立汉朝,此处比喻有才能的人。
更:更加,更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通过对夜晚出征、捕捉敌军将领的生动描述,展现了战事的艰难和士兵们的英勇。诗人以"十二男儿夜出关"开篇,立刻设定了一个紧迫的情境,让读者感受到边疆战争的严峻性。接着"晓来到处捉南冠"则是对这一场景的进一步渲染,士兵们在黎明后四处追捕敌军将领,展现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战事氛围。

诗中的"博浪力士犹难觅"一句,则增加了这种搜寻行动的艰辛性。"博浪"可能指的是广阔的地域或者是汹涌的河流,这里强调了搜寻过程中所面临的地理挑战和自然障碍。而"力士犹难觅"则表明即使是勇猛的士兵,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也难以找到目标。

最后两句"要觅张良更是难"则进一步提升了这一行动的困难程度。张良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虚构或历史上的著名将领,或者是一个代指任何重要敌军将领的名字。这一句话强调了即使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要找到一个如同张良那样的重要人物,更是难上加难。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出征、捕捉敌将的生动描写,以及对搜寻行动困难性的不断强调,塑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壮阔的战争画面。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祥兴第三十九

南岳配朱鸟,地轴为之翻。

皇纲未为绝,云台谁再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祥兴第三十三

南游炎海甸,沃野开天庭。

真龙竟寂寞,乾坤水上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偶成二首(其二)

乌兔东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

向来鞅掌真堪笑,烂熳如今独自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偶成二首(其一)

灯影沉沉夜气清,朔风吹梦度江城。

觉来知打明钟未,忽听邻家叫佛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