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海未常樽有酒,冯驩何止食无鱼。
黔州碗脱无蒸饼,自合官称削校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途失意的读书人在贫寒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北海未常樽有酒,冯驩何止食无鱼"两句,通过对历史上两个著名大臣北海太守赵嘏和冯驩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不足。北海太守赵嘏曾以酒会友,而冯驩则以鱼送客,这里反映出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渴望和现实的差距。
"黔州碗脱无蒸饼"一句,直接描绘了诗人的贫困生活,他只能用简陋的碗筷代替餐具,连基本的食物——蒸饼都无法得到。这种生存的艰难和物质的匮乏,是诗人内心痛苦的源泉。
"自合官称削校书"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境遇中仍不放弃个人修养,依旧坚持读书学习,用以自慰。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仕途失意后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简单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保持个人尊严与精神追求的一种悲壮情怀。
不详
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
阴崖耸圭壁,古蔓引龙蛇。
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
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
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
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忆昔持风宪,防微意独深。
一时经国虑,千载爱君心。
坤道存终始,乾纲正古今。
当时人物尽,惆怅独知音。
已矣东门路,空悲未尽情。
交亲踰四纪,忧患共平生。
此去音容隔,徒多涕泪横。
蜀山千万叠,何处是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