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为悼念友人张修撰亨父所作。诗中以“清诗万首敌千钟”开篇,将友人的才华比作千钟美酒,赞美其诗歌创作之丰富与高超。接着,“身世飘然一短蓬”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生前的飘泊不定,如同随风而行的短蓬草,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感慨。
“早死贾生非不遇,后来扬子亦难逢”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与贾谊和扬雄两位古代文人相提并论,暗示友人虽英年早逝,但其才华与影响足以媲美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巨匠,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深切敬仰。
“岂知冀北空无马,须信人中亦有龙”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誉,将友人比作稀世之宝,即使在人才辈出的时代,也难以找到与之匹敌者,强调了友人非凡的才华与影响力。
最后,“珍重平生谢安石,吴中不负若堂封”表达了对友人一生的尊重与怀念,将友人比作谢安石,意指友人如同谢安一样,在吴中(泛指友人活动或居住的地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平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友人卓越才华与高尚人格的深切缅怀,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肯定与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