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其二)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

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

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嗣立的作品,名为《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深刻体验。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凡尘、与高洁之士为伴的意境。"缨冕"一词不仅指古代官员的帽子,更有着装饰和庄重的意味,表明了作者对友人品格的推崇。而“会神仙”则是用来形容这份情谊非同小可,如同与神仙相遇一般。

“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这里的“一去”意味着一次离别之后,友人便远赴他乡,"驰江海"则形容了他们之间距离的遥远。"相逢共播迁"表达了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受,即使天各一方,但心灵上的联系仍旧存在。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作者没有特定的原因,却突然间驱驰千里,只为寻觅那些能够抒发自己愁绪的诗篇。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更是对心中那份难以名状的情感的宣泄。

“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阅读与友人相关的诗文时,那份快乐和满足感早已不再,但内心深处却仍旧是一种悲哀。"怆然"一词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反映了离别之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这首诗通过作者与友人的情谊和离别之苦,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深厚友情。

收录诗词(8)

韦嗣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思谦子,韦承庆弟。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政有殊绩。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

  • 字:延构
  • 籍贯: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
  • 生卒年:654—719

相关古诗词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

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

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

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稻粱仍欲报,岁月坐空捐。

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

还悟北辕失,方求南涧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洛阳推贾谊,江夏贵黄琼。

推演中都术,旋参河尹声。累迁登御府,移拜践名卿。

庭聚歌钟丽,门罗棨戟荣。鹦杯飞广席,兽火列前楹。

散诞林园意,殷勤敬爱情。无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相勖忠义节,共谈词赋英。

雕虫曾靡弃,白凤已先鸣。光接神愈骇,音来味不成。

短歌甘自思,鸿藻弥难清。东里方希润,西河敢窃明。

厚诬空见迫,丧德岂无诚。端守宫闱地,寒烟朝暮平。

顾才无术浅,怀器识忧盈。月下对云阙,风前闻夜更。

昌年虽共偶,欢会此难并。为怜漳浦曲,沉痼有刘桢。

形式: 古风

戏题盱眙邵明府壁

岂肯闲寻竹径行,却嫌丝管好蛙声。

自从煮鹤烧琴后,背却青山卧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