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和王新城韵四首(其三)

曾忆春风满翠衣,今朝一望觉前非。

千丝摇落轻腰瘦,万缕萧疏画黛稀。

汉苑移时人渐老,金陵到处絮无飞。

分明留得深秋意,盼断关山梦不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日柳树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慨。首句“曾忆春风满翠衣”,回忆起春日里柳树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情景,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今朝一望觉前非”一句,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似乎在说,眼前的柳树已不再是春天的模样,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千丝摇落轻腰瘦,万缕萧疏画黛稀”两句,通过“千丝”、“万缕”形容柳枝之多,而“摇落”、“萧疏”则描绘了秋天柳叶凋零、枝条稀疏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变化。“轻腰瘦”和“画黛稀”更是巧妙地将柳树拟人化,赋予了生命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汉苑移时人渐老,金陵到处絮无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借用历史典故,将个人情感融入历史背景中,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汉苑和金陵,分别代表了古代的繁华之地,如今却物是人非,凸显出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分明留得深秋意,盼断关山梦不违”两句,点明了诗歌的核心情感。尽管秋天带来了萧瑟,但诗人依然能感受到深秋的独特韵味,这或许是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可能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坚持。同时,“盼断关山梦不违”一句,表达了对远方或某种理想追求的执着与期待,即使路途遥远,心中的梦想也不会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季节性变化,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理想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柳和王新城韵四首(其四)

认得依依倍觉怜,寒光寂寞锁朝烟。

有怀南浦枝谁赠,为恨西风雨正绵。

倦意慵心怜此日,柔情弱态想当年。

一声羌笛高楼月,仍送行人曲岸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一)

夜雨秋风欲断魂,半垂堤岸半垂门。

征衣少点游丝杳,短发残疏曲岸痕。

少妇稀来游旧陌,王孙归去误前村。

聊为寄语休攀折,留待春光不尽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二)

淡云疏雨并宵霜,冷落前塘与后塘。

败絮已无飘古砚,残丝谁肯贮空箱。

风流忆昔藏苏妇,憔悴而今怅晋王。

莫道堤边多寂寞,酒旗原插旧村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三)

一望条条失翠衣,武昌门外是耶非。

高楼不忆封侯远,邮驿还愁过马稀。

十里湖边莺绝唤,六桥池畔燕无飞。

谁家羌笛声声怨,吹到残更客梦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