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

长空降瑞,寒风剪,淅淅瑶花初下。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

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幽雅。

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

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

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

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形式: 词牌: 望远行

翻译

天空降下祥瑞,寒冷的风吹过,稀疏的瑶花开始飘落。
它们随意地落在僧舍和歌楼,逐渐模糊了鸳鸯瓦的色彩。
渔人这时披着蓑衣回家,傍晚的江面景色如画,美极了。
整个长安城,高高的酒旗因美景而提高价格,显得优雅。
趁着兴致,最适合去拜访戴名士,划着小船在溪流中畅游。
洁白的鹤鸟与素色的白鹇鸟相比,显得更加鲜艳,铺满了寒冷的野外。
相信在这幽静的夜晚,歌声停止后,彤云消散,会有瑶池仙境般的景象。
让明亮的月亮升起,照亮这清冷的夜晚。

注释

瑞:吉祥的事物。
剪:形容风的力度。
瑶花:美玉般的雪花。
鸳瓦:屋檐上的瓦片,常比喻夫妻或情侣。
渔人:打鱼的人。
旗亭:古代酒店的代称。
戴:指戴名士,古代文人。
皓鹤:白色的鹤。
彤云:红色的云彩。
瑶台:神话中的仙宫。
琼榭:美玉建造的亭子。
一轮:指明月。
交光:互相照耀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瑞雪纷飞的画卷。"长空降瑞,寒风剪,淅淅瑶花初下",开篇即写出雪如瑶瑶仙花从高空飘落,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新。接下来的"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落在屋檐瓦片上,使得僧舍和歌楼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增添了冬日的静谧与诗意。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此处以渔人的归途为视角,展现雪后江面的宁静与美景,仿佛一幅水墨画般引人入胜。"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一句,通过酒价上涨侧面反映出雪景之美带来的愉悦心情。

"幽雅"一词承上启下,引出词人乘兴游览的兴致,"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表达了词人欲追寻古人雅趣,泛舟溪流,享受这份清冷而高雅的冬日情趣。"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进一步描绘雪后的自然景色,洁白的雪地让其他色彩都显得黯然失色,展现出广阔天地的苍茫之美。

"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词人想象雪后如仙境般的景象,暗示雪后的世界更显纯净与神秘。最后,"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以明亮的月光为结,为这幅雪景图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使得整个夜晚更加清朗。

总的来说,柳永的《望远行》通过对瑞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长安的风情,以及词人内心的雅致与向往,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咏雪佳作。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望远行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形式: 词牌: 望远行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麻]韵

梁州令

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

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怜深定是心肠小。往往成烦恼。一生惆怅情多少。

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形式: 词牌: 梁州令

梦还京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

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

悄无寐。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

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

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形式: 词牌: 梦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