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愁渺渺。禁得者番秋老。云外南鸿音均好。
羡它归甚早。锦帐带香风袅。凤烛影分寒悄。
几点漏催天未晓。一庭星月皎。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面对秋意渐深时的愁绪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愁渺渺"开篇,以淡淡的愁绪渲染氛围,"禁得者番秋老"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逝与季节更替带来的哀愁。"云外南鸿音均好"借南飞的大雁传递出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归家的渴望,羡慕大雁能早早归巢。
"锦帐带香风袅"转而写室内情景,华美的床帐中飘散着香气,然而词人心情却因孤寂而显得冷清。"凤烛影分寒悄"通过烛光摇曳映照出的寂静和寒冷,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几点漏催天未晓"运用漏壶滴水声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漫长,暗示词人难以入眠。
最后,"一庭星月皎"以明亮的星月映衬出庭院的空旷和词人彻夜难眠的情景,给人留下深深的寂寥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秋夜怀人的愁绪,情感深沉而动人。
不详
又字明深、明霞,又号紫言(竹字头)。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萍叶将圆,桐华飞了。雕梁不见乌衣到。
想应春在五侯家,东风怕拂寒闺草。
归计苕苕,禅心悄悄。帘前莫问花多少。
试将杯酒饯春愁,从今别向修蛾绕。
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今春曾向江南去。
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
半榻茶烟,一丝香炷。春光有尽愁无数。
杜鹃啼断夕阳技,月明又到花深处。
金斗香生绕画帘。细风时拂两眉尖。
绣床针线几曾添。
数点落花春寂寂,一庭芳草雨纤纤。
不须春病也恹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