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有作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

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

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树木依依轻拂屋檐旁,清澈溪流绕竹边令人心骨俱清。
嬉戏于绿苔上的鱼儿自得其乐地跳跃,习惯悄悄偷食红果的鸟儿不发出声响。
踏青的堤岸上烟雾蒙蒙一片翠绿,江边拾取翠绿之时月光更加明亮。
唯有这样超脱世俗、长久以往的生活方式,又有几人能真正实现如铸金般完美无缺的人生呢?

注释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摇曳的样子。
芳树:散发香气的树,此处指美丽的树。
拂檐平:轻轻擦过屋檐,形容树高且枝叶茂盛。
绕竹:环绕着竹子。
浸骨清:指水清澈得仿佛能洗涤人的骨头,形容极其清新。
爱弄:喜欢嬉戏。
绿苔:绿色的苔藓。
鱼自跃:鱼儿自己欢快地跳跃。
惯偷:常常偷取。
红果:红色的果实。
鸟无声:鸟儿安静无声,指偷食时不引起注意。
踏青:春日里到郊外散步或游玩。
堤上:河堤之上。
烟多绿:烟雾弥漫中透出更多的绿色,形容春色浓郁。
拾翠:采摘美丽的花草,比喻享受自然美景。
江边:江河的岸边。
月更明:月光更加明亮。
只此:只有这样。
超然:超越常规,超脱世俗。
长往是:长久保持这种状态。
几人能遂:很少有人能够达到或实现。
铸金成:比喻达到完美的境界,如同铸造黄金一样珍贵和难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首句"依依芳树拂檐平"通过对屋檐下方直而美丽的树影的刻画,展现了闲居之地的宁静与安详。紧接着"绕竹清流浸骨清"则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环境给人心灵带来的清新和洗涤。

中间两句"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生动展示了与大自然亲近的生活情景。水中的鱼儿自由跳跃,小孩嬉戏于绿苔之上;而鸟儿在偷取果实时却是静悄悄的,没有惊扰,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情景。行走在绿意盎然的堤岸上,被烟霭笼罩的景色显得格外柔和;而在江边拾取翠绿之物时,月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这些都是对闲居生活美好感受的抒发。

最后两句"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价值的向往。"只此"指的就是前面描述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而"几人能遂铸金成"则是一个反问,询问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完成心中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闲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讴歌,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然物外、精神自由的生活向往。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和人有感

莫愁家住石城西,月坠星沈客到迷。

一院无人春寂寂,九原何处草萋萋。

香魂未散烟笼水,舞袖休翻柳拂堤。

兰棹一移风雨急,流莺千万莫长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人题武城寺

神清已觉三清近,目断仍劳万象牵。

渭水远含秋草渡,汉陵高枕夕阳天。

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别有阑干压行路,看人尘土竟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赠威仪尊师兼见寄

霓结双旌羽缀裙,七星坛上拜元君。

精诚有为天应感,章奏无私鬼怕闻。

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

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张舍人

玉女盆边雪未销,正多春事莫无憀。

杏花向日红匀脸,云带环山白系腰。

莺啭树头欹枕听,冻开泉眼杖藜挑。

陵迁谷变如须问,控鹤山人字子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