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邵太守文敬

天王重民生,专城肯轻授。

一郡苟非人,民日就疲疚。

是以宵旰忧,孜孜简贤守。

邵君沐殊渥,良吏称领袖。

君学古董贾,胸罗廿八宿。

君政古龚黄,身先化民陋。

千里息夜析,甘棠荫清昼。

无论五裤歌,岂但两麦秀。

他时赴明诏,民乃更借寇。

愿言保终始,德音流宇宙。

遗爱拟岘山,山石为君镂。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赠邵太守文敬》。诗中以“天王重民生”开篇,点明了君主重视民众福祉的主题,接着通过“专城肯轻授”表达了对官员选拔的严谨态度。诗中赞扬了邵太守作为一郡之长的贤能与勤勉,指出其学识渊博,犹如古代的董仲舒,胸中有如群星般璀璨的知识。同时,邵太守的施政风格被比作古代的龚遂和黄霸,以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使百姓得以改变陋习,生活得到改善。

诗中描绘了邵太守在任期间,千里之地安宁祥和,百姓生活富足,甚至出现了“五裤歌”和“两麦秀”的盛景,象征着百姓的欢愉与丰收。最后,诗人寄语邵太守希望他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品德,让美好的声誉流传于世。并以岘山的美景来比喻邵太守的遗爱,希望他的美德如同山石一般永恒不朽。

整首诗通过对邵太守政绩的赞美,表达了对官员应具备的品德与能力的期待,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杜工部昔游韵

我年四十馀,奔走倦双脚。

浙水东行舟,风雨颇寂寞。

人生老益壮,安可忘□却。

况此值迟暮,众芳已摇落。

十年依红尘,未得卧云壑。

忆昔少壮时,豪气逼寥廓。

朝为罗浮游,暮宿淩虚阁。

画船撑五湖,瑶池看双鹤。

率尔逢异人,百年谓如昨。

便欲割妻子,名山访奇药。

蓬莱会群仙,准拟千年乐。

岂意皆亡幻,此情转萧索。

苍忙归故庐,生意益衰薄。

始结青云交,诗书重然诺。

一朝登朝堂,为君理强弱。

万里频观风,长歌振衡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遣怀次杜工部送校书二十六韵

览镜觉发变,饮酒病目赤。

四十更七年,老瘦见骨脊。

读书才数行,孤寡愧文伯。

素无浴沂资,何以学曾晰。

仕岂不为贫,廿年强为客。

守俸如井泉,虚名颇烜赫。

不似无官轻,江湖任落魄。

乏此盖代功,万钟亦何益。

萦绊未得归,荒此山中宅。

成化甲辰秋,将命江浙适。

食我者其谁,安得辞此役。

北瞻太华高,南顾匡庐碧。

何处是帝京,使我愁日积。

未毕出使功,何敢念疏戚。

每恨四牡迟,苍忙不暖席。

相君正崇忧,小臣亦奋激。

西北谁劳来,流移未占籍。

更闻棘门军,秋屯若戏剧。

捐生固其宜,君恩亦岂窄。

时事每如此,终夜恒怵惕。

况值催督劳,对食未遑吃。

奔走当北风,面垢无润泽。

曰米敢厌粗,幽并已无麦。

欲共实鸿翔,嗟哉少六翮。

吾徒将何如,始终保金石。

誓不随颓波,但恐负曩昔。

形式: 古风

荣感卷为文尊道题

忆我生六期,颇识人事时。

父母鞠育深,出入恒相随。

抚背恐我寒,摩腹恐我饥。

七岁教识字,八岁教诵诗。

九岁教习礼,十岁遣从师。

愿我学大贤,望我光门楣。

此德何所以,天地辄拟之。

思欲甘旨奉,贫贱难为资。

幸叨禄养日,双亲久暌离。

冢木已合抱,二十年于兹。

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

金紫纵被体,安得如斑衣。

风木鼓长恨,蓼莪有馀悲。

文君我好友,兹事同襟期。

督赋互庾岭,持卷索我诗。

荣感触寸心,涕泗双交颐。

援笔欲中止,勉强赋此词。

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见推。

扬名以亲显,亦足申吾私。

寄言共努力,忠孝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鹡原别意为李大参德馨作

爱君好兄弟,怡怡两峥嵘。

苏湖服至教,旬宣播芳馨。

千里念契阔,一朝来合并。

连床话曩昔,共此灯烛莹。

潇潇夜风雨,良会非彭城。

底须赋春草,乐哉埙篪声。

兄弟既好合,忽忆故园行。

徘徊不忍舍,翻然歌鹡翎。

嗟嗟此羽毛,急难飞且鸣。

物性有如此,况乃骨肉情。

写图送将归,临路独屏营。

有诗君且赋,有酒君且倾。

人生异南北,聚散如浮萍。

归舟趁南风,采石几日程。

相思无了日,且看章江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