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哓哓六男子,弦诵各一经。

复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

归田了门户,与国充践更。

普儿初学语,玉骨开天庭。

淮老如鹤雏,破壳已长鸣。

举酒属千里,一欢愧凡情。

形式: 古风

翻译

六个勤奋的年轻人,各自研读一部经典。
五个新生的壮士,充满活力准备成人。
他们回归田园,为家业而努力,也为国家服役。
年幼的孩子开始学习说话,清脆的声音震动着天庭。
淮老如同初生的鹤鸟,破壳而出便已发出响亮的鸣叫。
举起酒杯,遥祝千里之外的朋友,这一瞬间的欢乐让我感到平凡情感的不足。

注释

哓哓:勤奋努力的样子。
六男子:六个年轻人。
弦诵:弹奏弦乐或朗诵。
一经:一部经典书籍。
复生:新生。
丈夫:壮士。
戢戢:充满活力的样子。
归田:回归田园。
门户:家庭。
践更:服役。
普儿:普通的孩子。
玉骨:形容孩子声音清脆。
天庭:头部,这里指声音传出的地方。
淮老:淮地的老者。
鹤雏:刚出生的鹤鸟。
破壳:出壳。
举酒:举起酒杯。
属:敬酒。
千里:远方的朋友。
一欢:片刻欢乐。
愧:感到……不足。
凡情:平凡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首句“哓哓六男子,弦诵各一经”描绘了一幅六个男子弹奏乐器,每人演奏一种经典乐曲的画面,表达了文化艺术的高雅与和谐。紧接着,“复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则是对坚韧不拔、力求上进之人的赞美。

“归田了门户,与国充践更”一句,诗人表达了希望回到农田生活,与国家和人民共同劳作的愿望。接着,“普儿初学语,玉骨开天庭”则是对孩子们学习语言、智慧启蒙的美好描写。

“淮老如鹤雏,破壳已长鸣”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年迈之人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最后,“举酒属千里,一欢愧凡情”则是诗人在饮酒中感慨万千,对于无法与远方好友共同享受此刻欢乐时光感到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学问、农耕、教育、生命力和友谊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希望超越凡尘的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淮海虽故楚,无复轻扬风。

斋厨圣贤杂,无事时一中。

谁言大道远,正赖三杯通。

使君不夕坐,衙门散刀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晁子天麒麟,结交未及仕。

高才固难及,雅志或类己。

各怀伯业能,共有丘明耻。

歌呼时就君,指我醉乡里。

吴公门下客,贾谊独见纪。

请作《鵩鸟赋》,我亦得坎止。

行乐当及时,绿发不可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盖公偶谈道,齐相独识真。

颓然不事事,客至先饮醇。

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

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

寂寞千载后,阳公嗣前尘。

醉卧客怀中,言笑徒多勤。

我时阅旧史,独与三人亲。

未暇餐脱粟,苦心学平津。

草书亦何用,醉墨淋衣巾。

一挥三十幅,持去听坐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