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险峻山寺中,古梅孤傲独立的画面。首句“巉岩山寺里”点明了环境的险峻与古寺的幽静,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铁干欲为薪”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古梅树干的坚韧与沧桑,仿佛它随时准备化为柴火,燃烧出生命的热情。
“残月疑山鬼,深云隔美人”两句,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残月与山鬼的神秘感,与美人被深云遮掩的朦胧美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哀愁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
“无花留太古,何草似灵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无花的古梅仿佛见证了远古的岁月,而“何草似灵均”中的“灵均”,借指屈原,表达了对古代英雄或理想主义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
最后,“再弄虬枝下,江南久望春”两句,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再次在虬枝下漫步,表达了对春天、对生机与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江南温柔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对古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