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荆门

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茜。

帆势侵云灭又明,山程背日昏还见。

青青麦陇啼飞鸦,寂寞野径棠梨花。

行行驱马万里远,渐入烟岚危栈赊。

林中有鸟飞出谷,月上千岩一声哭。

肠断思归不可闻,人言恨魄来巴蜀。

我听此鸟祝我魂,魂死莫学声衔冤。

纵为羽族莫栖息,直上青云呼帝阍。

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

皎洁深看入涧泉,分明细见樵人径。

阴森鬼庙当邮亭,鸡豚日宰闻膻腥。

愚夫祸福自迷惑,魍魉凭何通百灵。

月低山晓问行客,已酹椒浆拜荒陌。

惆怅忠贞徒自持,谁祭山头望夫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行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开篇两句“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茜”设定了广阔的江水和蜿蜒曲折的道路,以及山势的雄伟。接下来的“帆势侵云灭又明,山程背日昏还见”则描绘了一幅帆船与山色交织的画面,显示了时间流转和光影变幻。

诗中间部分“青青麦陇啼飞鸦,寂寞野径棠梨花。行行驱马万里远,渐入烟岚危栈赊”通过麦田、野径以及行进中的马匹,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和旅途的遥远。

“林中有鸟飞出谷,月上千岩一声哭。肠断思归不可闻,人言恨魄来巴蜀”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怀恋和悲凉之情。

最后,“我听此鸟祝我魂,魂死莫学声衔冤。纵为羽族莫栖息,直上青云呼帝阍”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超脱凡尘,与神灵沟通的愿望。“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皎洁深看入涧泉,分明细见樵人径”则描绘了一幅清晰而美丽的夜景图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上家山,家山依旧好。昔去松桂长,今来容须老。

上家山,临古道。高低入云树,芜没连天草。

草色绿萋萋,寒蛩遍草啼。

噪鸦啼树远,行雁帖云齐。

岩光翻落日,僧火开经室。

竹洞磬声长,松楼钟韵疾。

苔阶泉溜鈌,石甃青莎密。

旧径行处迷,前交坐中失。

叹息整华冠,持杯强自欢。

笑歌怜稚孺,弦竹纵吹弹。

山明溪月上,酒满心聊放。

丱发此淹留,垂丝匪闲旷。

青山不可上,昔事还惆怅。

况复白头人,追怀空望望。

形式: 古风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忆东郭居

昔余过稚齿,从师昧知奥。

徒怀利物心,不获藏身宝。

曳娄一缝掖,出处劳昏早。

醒醉迷啜哺,衣裳辨颠倒。

忠诚贯白日,直己凭苍昊。

卷舌堕谗谀,惊波息行潦。

衰禽识旧木,疲马知归道。

杨柳长庭柯,兰荃覆阶草。

旌旄光里舍,骑服欢妻嫂。

绿鬓绝新知,苍须稀旧老。

冠緌身忝贵,斋沐心常祷。

笙磬谅谐和,庭除还洒扫。

栖迟还竹巷,物役浸江岛。

倏忽变星霜,悲伤满衷抱。

形式: 古风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忆西湖双鸂鶒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

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

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

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

一去东南别离苦,五里裴回竟何补。

形式: 古风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早梅桥

早梅花,满枝发。

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

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