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八)

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

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

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

子虚与大人,缥缈淩云仙。

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

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续感兴二十五首》中的第十八首。诗中以“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开篇,描绘了文人墨客在纸上挥洒才华,如同春日花朵般绚烂的情景。接下来,“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文笔的灵动与高妙,仿佛能捕捉到飘渺的云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两句,借历史人物贾谊和董仲舒的篇章,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学识与道德的推崇。接着,“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运用比喻,将治学比作耕种与打井,强调了学问的积累与收获,如同自然界的成果一样,需要辛勤耕耘。

“子虚与大人,缥缈淩云仙”则赞美了那些具有远见卓识、超凡脱俗的文人,他们的思想如同飞翔于云端的仙人一般,高远而深邃。最后,“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通过对比,指出真正的文人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他们的心志如同守护家园的鸟儿,始终忠诚于自己的土地。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提出了对于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价值观的思考。他主张不应仅仅看重表面的华丽与浮华,而应更重视内在的坚韧与持久的价值,即“祇取秋柏坚”,寓意着选择人才时应注重其品德与能力的实质,而非外在的装饰或短暂的辉煌。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九)

化生如雀雉,随气更变易。

卵生如鹅鸭,不交无羽翼。

人死心不灭,化作秋柏实。

俄顷复为人,万化无终极。

庄周固尝云,知命故不惑。

我生异草木,未可从横直。

纵然反常理,一二于万亿。

种禾不生豆,此喻要嘿识。

形式: 古风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

老氏啬而生,并力攻一境。

深入黑暗中,杳杳无光景。

佛氏定而死,百动不离静。

了了谁在眼,莫掇水中影。

终然归空无,用处各驰骋。

纷纷堕此中,未悟此二柄。

漂流馀千年,谁能折锋颖。

邈哉我前修,忠信得要领。

形式: 古风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二)

金陵旧长安,谯郡今丰沛。

吴州对楚山,二水相萦带。

团团清淮月,久落青天外。

长江穴岷峨,奔迫走吴会。

一朝金翅飞,万丈铁锁碎。

列郡空崚嶒,故国馀丛荟。

升高望中原,极目了河岱。

大运有奔沦,兴废更百代。

客行秋风早,中路乏资贷。

归寻旧蓑笠,独钓吾邦濑。

形式: 古风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三)

自从判清浊,人文肇古羲。

中间更百圣,扶竖颠与衰。

孔孟死不作,千载无明师。

嗟此仁义路,举世争背驰。

无人障横溃,一朝坠民彝。

微言虽尚在,骎骎化侏离。

斯文亘万古,悠悠竟何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