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其三)

继踵螭阶入右垣,曾参何敢望渊骞。

复门重庆登庸命,枢閤仍陪话旧筵。

贵贱交情都不改,始终风节固难迁。

公卿平日推高誉,朝论今谁过邓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沿着龙形台阶进入右侧宫墙,曾参怎敢奢望与您比肩。
双重门户下,重慶之名源于您的任命,枢密院中,我们依旧共叙旧谊。
无论贫富贵贱,我们的友情始终如一,品性节操始终不变。
平时公卿们都推崇您的高尚声誉,如今朝堂上,谁能超越邓先的声望呢?

注释

螭阶:龙形台阶,形容宫殿的壮观。
右垣:宫墙的右侧。
曾参:孔子弟子,以忠厚著称。
渊骞:深沉而高远。
复门:双重门,表示重要或隆重。
重庆:指皇帝的恩赐或封号。
登庸命:被授予重要职位。
枢閤:枢密院,古代官署。
话旧筵:旧时聚会,回忆过去的事情。
贵贱交情:不论身份高低的友情。
风节:品格和节操。
推高誉:推崇极高的声誉。
邓先:可能是历史上某位有威望的人物。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绘制了一幅深宫旧事的图画。"继踵螭阶入右垣"一句,设想古人步履声响于高耸的城楼之上,穿越时空的隧道,直达心中的某个角落。"曾参何敢望渊骞"则表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面对伟大事迹时的自卑感。

"复门重庆登庸命"中,“复门”二字勾勒出宫廷内外交织的错综复杂,"重庆"则透露了庆典之后的沉思与回味。"枢閤仍陪话旧筵"一句,枢閤之声似乎在空旷中回响,每一次推门的声音都仿佛带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寻。

接下来的"贵贱交情都不改,始终风节固难迁"表达了不论社会地位如何变化,真挚的情谊与高尚的品格都是坚不可摧,不随世事变迁。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怀,如同古诗中流传千古的佳话。

最后两句"公卿平日推高誉,朝论今谁过邓先"则是对历史人物德才兼备、声望卓著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在思考当下谁能超越那些古代伟人。这里的“公卿”指的是古代官职名称,而“推高誉”和“朝论”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品评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旧时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对友情与节操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名声与社会评价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其二)

二纪书林得并迁,升沈俱喜在樽前。

非才幸复登群正,大笔犹稽直五砖。

欣听友声同伐木,坦忘情类似虚船。

白头光景尤须惜,乐事相逢且豁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其一)

早陪鹓鹭侍丹闱,旋见夔龙陟近司。

西阁屡观新诏草,东曹犹记旧文移。

半途霄壤成分异,几岁江湖役梦思。

席面故人皆显重,可怜颜尉独厖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其二)

大器何妨更晚成,当年师友尽豪英。

高谈每及功名际,壮志元无宠辱惊。

天上玉楼须作记,人间白日睹佳城。

伤心宿草东吴路,云水凄凉万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其一)

逸气雄词昔自将,文场独立见轩昂。

飞腾正近烟霄路,献纳尝依日月光。

去国丹心那易折,临州惠爱想难忘。

盖棺未毕经纶志,精爽犹应在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