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造诚作浩然堂陈义甚高然颇喜度世飞升之说筑屋饭方士愿乘六气游天地间故作浩然词二章赠之(其二)

万物浮沈共我家,清明心水遍河沙。

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

小雨呼儿蓺桃李,疏帘帏客转琵琶。

尘尘三昧开门户,不用丹田养素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世间万物在我家中沉浮,清明的心境如同清澈的流水洒满河滩。
狂野的大象不再粗鲁,倾听人的言语,白牛在月光下悠闲地漫步。
细雨中我唤着孩子种植桃李,帘幕后的客人弹奏起琵琶。
修炼的境界逐渐开启,无需刻意修炼内丹,自然能滋养内在的祥和之气。

注释

万物: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浮沈:沉浮,比喻世间变迁。
清明:清澈明净。
心水:内心如水般清澈。
河沙:河滩上的沙粒。
狂象:象征难以驯服的力量或情绪。
听人语:倾听人的教导或话语。
露地:露天,无遮蔽。
白牛:象征安宁和平静。
月斜:月亮偏斜,形容夜晚。
呼儿:呼唤孩子。
蓺桃李:种植桃树和李树,比喻教育后辈。
疏帘:稀疏的帘子。
转琵琶:转换弹奏琵琶的动作。
三昧:佛教术语,指专注、定力。
开门户:打开修行的门径。
丹田:人体腹部,常指修炼内功之处。
素霞:指内心的纯洁和祥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名为《何造诚作浩然堂陈义甚高然颇喜度世飞升之说筑屋饭方士愿乘六气游天地间故作浩然词二章赠之(其二)》。诗中,黄庭坚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主人家的环境和生活态度。"万物浮沈共我家"展现了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清明心水遍河沙"则寓言主人心境清澈如水,包容万物。"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两句通过大象和白牛的形象,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小雨呼儿蓺桃李,疏帘帏客转琵琶"写主人在雨中教子种树,闲暇时与客人弹奏琵琶,生活既朴素又富有诗意。最后两句"尘尘三昧开门户,不用丹田养素霞"表达了对超脱尘世、修炼内心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修养的融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主人的高尚情操和超脱世俗的理想,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清净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何造诚作浩然堂陈义甚高然颇喜度世飞升之说筑屋饭方士愿乘六气游天地间故作浩然词二章赠之(其一)

公欲轻身上紫霞,琼爢玉馔厌豪奢。

百年世路同朝菌,九钥天关守夜叉。

霜桧左纽空白鹿,金炉同契漫丹砂。

要令心地閒如水,万物浮沈共我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初至叶县

白鹤去寻王子晋,真龙得慕沈诸梁。

千年往事如飞鸟,一日倾愁对夕阳。

遗老能名唐郡邑,断碑犹是晋文章。

浮云不作苞桑计,只有荒山意绪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望淮山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马粹老范德孺

颍上相逢杏始青,尔来瓜垄有新耕。

四时为岁已中半,万物得秋将老成。

日永清风摇麈尾,夜阑飞雹落棋枰。

两厅未觉过从数,政以顽疏累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