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叶县

白鹤去寻王子晋,真龙得慕沈诸梁。

千年往事如飞鸟,一日倾愁对夕阳。

遗老能名唐郡邑,断碑犹是晋文章。

浮云不作苞桑计,只有荒山意绪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白鹤追寻着王子晋的传说,真龙也被沈诸梁的威望所吸引。
千年的历史往事像飞鸟般逝去,一日的忧愁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沉重。
那些年迈的人还能记得唐代的郡县名称,古老的石碑上仍刻有晋代的文字。
浮云不再计较长久,只有荒山承载着无尽的思绪。

注释

白鹤:古代神话中的仙鹤,象征高洁。
王子晋:古代仙人,常与鹤相伴。
真龙:古代帝王的象征,此处指沈诸梁。
沈诸梁:历史人物,可能有威望或传说。
千年往事:悠久的历史。
飞鸟:比喻往事流逝。
一日倾愁:一日间的深深忧虑。
夕阳:傍晚的太阳,常引申为晚年或衰落。
遗老:年老的遗民或前辈。
唐郡邑:唐代的郡县。
晋文章:晋代的文字或文化。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苞桑:比喻深厚的感情或长久的计划。
荒山:荒凉的山,象征寂寞或历史遗迹。
意绪长:思绪深远或持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初至叶县》,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初到叶县时的感慨与思绪。首联以白鹤和真龙为喻,提及王子晋和沈诸梁两位历史人物,暗示叶县曾有贤人踪迹;颔联通过“千年往事”与“一日倾愁”对比,展现出时光流转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夕阳则增添了哀愁的氛围;颈联进一步点出叶县的历史底蕴,提到唐代遗老和晋代文章,显示了地方文化的厚重;尾联以“浮云不作苞桑计”比喻世事无常,而“只有荒山意绪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历史韵味和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初望淮山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马粹老范德孺

颍上相逢杏始青,尔来瓜垄有新耕。

四时为岁已中半,万物得秋将老成。

日永清风摇麈尾,夜阑飞雹落棋枰。

两厅未觉过从数,政以顽疏累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呈王明复陈季张

倦客西来厌马鞍,为予休辔小长安。

陈遵投辖情何厚,王粲登楼兴未阑。

雪压群山晴后白,月临千里夜深寒。

少留待我同归去,洛下林中斫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宋夫人挽词

往岁涂宫暗碧纱,倾城出祖路人嗟。

松楠峰下迁华寝,雪月光中咽晓笳。

有子今为二千石,同州才数两三家。

儿孙满地厥衣举,不见归时桃李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