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日同宋遐叔诣法云遇李公择黄鲁直公择烹赐茗出高丽盘龙墨鲁直出近作数诗皆奇绝坐中怀无咎有作呈鲁直遐叔

休日不造请,出游贤友同。

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

金貌散香雾,宝铎韵天风。

鸟语演宝相,饭香悟真空。

尚书三二客,净社继雷宗。

黄子发锦囊,句有造物功。

握中一寸煤,海外千年松。

谁降午睡魔,赐茗屠团龙。

晁子卧城西,咫尺不可逢。

岂无坐中客,终觉少此公。

归帽见新月,扑衫暮尘红。

困眠有馀想,却听寺楼钟。

形式: 古风

翻译

周末不外出应酬,与贤良好友一同出游。
在城南的高僧,静坐在花雨之中。
金色的容貌散发出香气,如香雾缭绕,珍贵的佛铃随天风摇曳。
鸟儿的鸣叫如同诵经,饭香让我领悟到空灵的真理。
尚书府来了三两个宾客,他们延续了雷宗的清净之道。
黄子取出锦囊中的诗句,字里行间仿佛有造物主的力量。
手中的一寸煤,象征着海外千年的古松。
谁能驱散午睡的困扰,赠我一杯龙团茶呢?
晁子躺在城西,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
宴席上虽然有其他客人,但总觉得缺少他的存在。
回家的路上,帽子下新月已现,暮色中衣衫沾染红尘。
困倦之余思绪万千,寺楼的钟声又唤起我的清醒。

注释

造请:应酬。
贤友:品德高尚的朋友。
宴坐:静坐,闲适地坐着。
金貌:形容人的外貌如金一般贵重。
宝铎:珍贵的佛铃。
真空:佛教术语,指空灵的境界。
尚书: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宾客。
净社:清净的社团或修行之地。
造物功:创作或造就万物的能力。
海外千年松:象征古老和珍贵。
午睡魔:形容午睡时难以抗拒的困倦。
屠团龙:一种珍贵的茶叶。
咫尺:极短的距离。
坐中客:宴会上的客人。
归帽:回家时戴的帽子。
暮尘:傍晚的尘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的休日场景,诗人与贤友一同出游,享受着城南的美好时光。在花雨中宴坐,感受着金色的面容散发出的香雾,以及宝铎在天风中的和鸣。鸟语交织,如同展现了宝贵的真理,而饭菜的香气则让人悟到真空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尚书三二客”、“净社继雷宗”等,都是对古代圣贤的引用,显示出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学养。黄子发锦囊中的句子,展现了他创造物象的能力,而握中的一寸煤,与海外千年古松相比,显得更加珍贵。

诗人提到“谁降午睡魔,赐茗屠团龙”,可能是在赞美某位高僧或智者的茶艺,能够驱散午后困倦。接着,“晁子卧城西,咫尺不可逢”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诗人感叹“岂无坐中客,终觉少此公”,表达了对某位不常相聚朋友的怀念。

最后,诗人在归途中见到了新月,扑着尘土而回,而困倦时分的心思,又被寺楼上的钟声所打断。这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感受,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光山谣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

形式: 古风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其一)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其二)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馀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再和马图

我年十五游关西,当时惟拣恶马骑。

华州城西铁骢马,勇士十人不可羁。

牵来当庭立不定,两足人立迎风嘶。

我心壮此宁复畏,抚鞍蹑镫乘以驰。

长衢大呼人四走,腰稳如植身如飞。

桥边争道挽不止,侧身逼坠壕中泥。

悬空十丈才一掷,我手失辔犹攒蹄。

回头一跃已在岸,但见满道人嗟咨。

关中地平草木短,尽日散漫游忘归。

驱驰宁复受鞭策,进止自与人心齐。

尔来十年我南走,此马嗟嗟入谁手。

楚乡水国地卑污,人尽乘船马如狗。

我心未老身已衰,梦寐时时犹见之。

想图思画忽有感,况复慷慨吟公诗。

达人遇境贵不惑,世有尤物常难得。

宁能使我即无情,搔首长歌还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