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词二首(其一)

江头风雨多,蘼芜湿春香。

皎皎千里心,闺中春梦长。

晓城鼓声发,寄书问河阳。

君行紫骝老,君母白发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江边风雨频繁,蘼芜沾湿了春天的香气。
明亮的心意穿越千里,闺中的女子春梦绵长。
清晨城楼的鼓声响起,我寄信向河阳询问。
你的马匹已老去,你的母亲头发已斑白如霜。

注释

江头:江边。
风雨多:风雨频繁。
蘼芜:一种香草。
湿:沾湿。
春香:春天的香气。
皎皎:明亮。
千里心:穿越千里的心意。
闺中:闺房之中。
春梦长:春梦绵长。
晓城:清晨的城楼。
鼓声发:鼓声响起。
寄书:寄信。
河阳:地名,古代地区。
君行:你出行。
紫骝:紫色的骏马。
老:衰老。
君母:你的母亲。
白发黄:头发斑白。

鉴赏

这首宋朝徐宝之的《寄远词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后的画面。"江头风雨多,蘼芜湿春香",诗人以江边风雨交加,蘼芜(一种香草)沾湿带着春天气息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皎皎千里心,闺中春梦长",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想象闺中之人也在做着绵长的春梦,寄托着无尽的牵挂。

"晓城鼓声发,寄书问河阳",通过清晨城中的鼓声,诗人借机传递书信,询问远方的河阳(地名),展现了通信的不易和情感的迫切。最后两句"君行紫骝老,君母白发黄",以马匹的老去和母亲的白发暗示了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增添了离别与亲情的感人元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6)

徐宝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湖阴曲

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

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

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鞯如电击。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大宁王气方中天,南阳青兖森戈鋋。

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

老骥志欲千里伸,晋天不覆鬼蜮臣。

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种柳人。

形式: 古风

水调歌头.湘阴簿新居

了却意中事,卜筑快幽情。

雨帘云栋深窈,歌笑霭春生。

青嶂碧溪门户,暖翠浮岚衿席,前日展湘屏。

种竹看霜节,栽菊待秋英。九世图,闲居赋,丽人行。

名碑古画,贴遍东阁与西亭。

庭下森兰洁玉,天外骧龙舞凤,心迹喜双清。

频瀹炊茶鼎,听我扣门声。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沁园春.春寒

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

数花时近也,采芳香径,旧情著处,看月西窗。

十二楼中,玉妃卧冷,懒掬胭脂放海棠。

层堤外,渺归鸿无数,江树苍苍。席藑夜礼东皇。

剪蕙叶为笺当绿章。

道杏晴三月,等莺啼晓,草烟万里,待鴂鸣芳。

九十日春,三千丈发,如此愁来白更长。

江南岸,正柳边无路,沙雨微茫。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桂枝香

人间秋至。对暮雨满城,沈思如水。

桐叶惊风,似语怨蛩齐起。

南楼月冷曾多恨,怕而今、夜深横吹。

那堪更听,萧萧摵摵,透窗摇睡。问楚梦、闲云何地。

但手约轻绡,省人深意。红树池塘,谁见宿妆凝睇。

旧时裘马行歌事,合都归、汀苹烟芷。

思王渐老,休为明珰,沈吟洛涘。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