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篇(其三)文学正嘉

休承名家后,无所不具体。

既衍子墨流,复工丹青理。

晚节始挂冠,余映被桑梓。

客携问奇酒,门多乞言轨。

八十而委化,翕然称趾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八哀篇(其三)文学正嘉》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文学正嘉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全面成就。诗中赞扬了正嘉先生不仅在文学上造诣深厚,还精通绘画,技艺精湛。晚年选择归隐,但其影响力依然深远,受到亲友和门生的尊敬。八十岁后,他以德行著称,受到广泛赞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正嘉先生在不同领域内的卓越贡献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八哀篇(其四)陈方伯鎏

子兼性坦陀,友余实忘年。

岂乏一世用,沈冥文酒间。

上书谢不任,归耕太湖田。

右伯亦已尊,家具尚萧然。

至今绰楔表,蛟龙郁相缠。

形式: 古风

八哀篇(其五)陆尚宝师道

陆公昔射策,天子异其对。

世路方易工,悠然成孤退。

折节酬古欢,畅情在游艺。

既成一家言,聊滋暮年味。

凤德匪遽衰,鸿心终何异。

形式: 古风

八哀篇(其六)黄山人姬水

淳父负奇癖,形骸更土木。

伤时伯鸾噫,感遇嗣宗哭。

呕心一锦囊,瑰丽时自足。

霏霏吐屑金,宛宛成叶玉。

岂不悟千秋,眼底怨局促。

形式: 古风

八哀篇(其七)顾山人圣之

季狂为诸生,避仇夜中走。

自诧伧颊雄,不操吴音久。

颇鲜鳞甲腹,仅余雌黄口。

大历元和间,纵横无不有。

归骨闽天长,遗编知在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